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隨著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高,養生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90后甚至00后也開始關注健康問題,推動了食品飲料行業的“新養生”趨勢。?“新養生”食品是在傳統中醫食補養生理論上,融合了現代營養學觀點,圍繞新一代食品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健康問題和飲食結構,進行食材、營養素、加工方法、食用方法等方面的創新。
那么在新養生趨勢下,食品飲料新品呈現出哪些特點?消費者又偏好哪些健康食品及原料呢?近日,**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小黑盒發布了《養生食品行業新品趨勢白皮書》,洞察線上養生食品行業新品發展趨勢以及新品消費人群特征,為養生食品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思路。
新養生概念:源自消費者對健康問題的關注
調研顯示,除了全年齡段人群都存在的睡眠問題,關乎顏值的皮膚狀態、肥胖、脫發也成為了消費者新的健康困擾。具體來看,老年人主要關注骨質關節、血液三高等健康問題,年輕人主要關注皮膚、腸胃、脫發、焦慮、肥胖等健康問題,這些問題正在改變消費者對養生的關注程度和消費方向。
從消費者洞察方面來看,二線城市的85后和90后人群是養生類食品的消費主力,其中女性消費者意愿明顯高于男性。值得注意的是,下沉市場的95后及70前消費者增速強勁,潛力巨大。
“新養生”食品的新品趨勢
零食化、即食化
零食化產品有更大的便攜性,能夠獨立食用,也能與人分享。三線、五線城市,70后至80后女性消費者,對零食化養生食品都有更明顯的偏好。如黑米、黑豆、芝麻等“三黑”傳統健康食材,被制成黑米糕、黑豆酥和芝麻丸的零食形式,收獲了更多消費者的喜愛。黑芝麻即食新品銷售規模一直****,而黑豆即食新品的銷售規模在2019年上半年環比增長了近3倍,潛力巨大。
三只松鼠推出的黑芝麻丸、紅棗枸杞丸、紅豆薏仁丸等健康零食,選取幾種常見的藥食兩用原料,純手工制作,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劑,便于隨身攜帶補充營養。
新養生食品將大家熟知的傳統食材,包裝成餅干糕點、沖飲、速食粥、飲料等形式,挖掘出各種新吃法,貼近了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女性的喜好,以芝麻海苔為代表的調味型新吃法產品,和紅豆純果蔬汁為代表的原味濃縮類產品成為新吃法的兩大方向。
零脂零糖
增肌減脂、塑身斷糖等生活方式受到追捧,與此相應的,以“0脂0糖”、“功能性成分”為賣點的養生新品迅速瓜分食品新品市場。報告顯示,通過控制飲食攝入來達到瘦身美體的0脂0糖新養生食品,第四季度市場規模較**季度整體增長超過30倍。
圖片來源:超級零
從主要成分來看,0脂0糖食品用健康代糖取代傳統蔗糖,可保持原來的甜度及口感。如超級零斷糖減脂零食,以赤蘚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代替蔗糖,并添加菊粉、抗性糊精、圓苞前車子殼粉、魔芋粉等膳食纖維,提高果腹感的同時又能解饞,獲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
功能性成分
功能性成分中,纖維和酵素益生菌深受市場歡迎。2018年第四季度對比第三季度,高纖維飲食和酵素益生菌新品的市場規模環比增長超過七成,一線二線城市的90后、95后女性對天然高纖維食材更為偏愛。
*受歡迎的幾種“網紅”功能性原料
藜麥
藜麥是一種全谷全營養完全蛋白堿性食物,作為一種藜科植物其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當,其品質也不亞于肉源蛋白與奶源蛋白。藜麥所含氨基酸種類豐富,除了人類必須的9種必須氨基酸,還含有許多非必須氨基酸,特別是富集多數作物沒有的賴氨酸,并且含有種類豐富且含量較高的礦物元素,以及多種人體正常代謝所需要的維生素,不含膽固醇與麩質,糖含量、脂肪含量與熱量都屬于較低水平。
藜麥的全營養性和高膳食纖維等特性決定了它對健康的益處。研究表明,藜麥富含的維生素、多酚、類黃酮類、皂苷和植物甾醇類物質具有多種健康功效。
奇亞籽
奇亞籽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α-亞麻酸,多種抗氧化活性成分(綠原酸,咖啡酸,楊梅酮,槲皮素,山奈酚等),是天然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目前,奇亞籽已經在食品飲料廣泛應用于飲料、谷物棒、餅干、面包、酸奶等,作為減肥代餐食品。
圓苞車前子殼
圓苞車前子外殼富含膠質,由樹膠醛醣、木糖、半乳膠醛酸、半干燥脂肪油及少量珊瑚木苷組成。其含有的膳食纖維,高達80%以上,可溶性膳食纖維與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高達7:3,其他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葡萄糖甙、蛋白質、多糖、維生素B1和膽堿。
圓苞車前子殼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遇水會膨脹形成數十倍的凝膠團,能增加飽足感,卻不會提供熱量,而且降低熱量攝取,因此深受減肥人士的喜愛。2014年,國家衛計委批準圓苞車前子殼為新食品原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