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紡織投資持續上揚
2009年1~11月,我國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累計實際完成投資總額2708.02億元,同比增長9.53%,增速較上年同期上升了0.78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紡織行業的發展繼續向好。橫向來看,盡管紡織投資增速較同期全國制造業26.8%的增長水平低了17.3個百分點,但由于我國紡織行業屬于競爭性行業,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占據優勢。而作為投資增長的先行指標,1~11月紡織新開工項目數為6995個,同比增長23.87%,明顯高出上年同期30.02個百分點,且自年初以來,持續上揚的趨勢顯著,同樣顯示出紡織企業對市場前景的信心在不斷增強中。
圖1 紡織行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及新開工項目數累計同比增速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內資企業投資活躍
從行業投資的企業類型來看,內資企業的投資顯現較大活力,對行業投資拉動明顯,而港澳臺和外商投資的增速下滑顯著。2009年1~11月,紡織行業內資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17.82%,港澳臺和外商投資額卻分別下降24.91%、22.96%。在投資增加的**額方面,1~11月,紡織全行業投資同比增加235.68億元,其中內資企業投資同比增加了350.03億元,港澳臺和外商投資均呈負貢獻,其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了63.47億元、55.66億元。如進一步從內資企業中的企業類型分析,私營企業的投資增長貢獻*大。1~11月私營紡織企業的投資額同比增長了25.29%,投資增加**額為215.04億元。相比較而言,內資企業中的國有企業投資拉動貢獻較小,1~11月國有企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幅為6.20%。
圖2 1~11月內資、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增速比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同時,內資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在紡織行業中的占比亦上升明顯,而港澳臺和外商投資占比均出現下降。1~11月,內資企業投資額在全行業投資總額中的占比為85.44%,較上年同期上升了6.01個百分點;其中私營企業在內資企業投資總額中的占比為46.04%,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74個百分點,在全行業所有類型企業投資總額中的占比則上升了4.95個百分點。而港澳臺和外商的實際完成投資額占全行業投資總額的比重較上年同期分別下滑了3.24、2.91個百分點。
圖3 1~11月紡織行業不同類型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占比變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因素致外資縮水
港澳臺與外商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增速及占比的明顯下跌,原因**在于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少以外銷為主的企業訂單大幅減少,經營困難;同時,危機也造成其中一些企業資產縮水,資金流動性緊張,*終導致企業再投資能力明顯下降。
其次,我國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土地和人工成本提高、以及環保審查收緊等諸多因素也使得港澳臺與外商企業的投資收益率下降,從而影響了他們的投資規劃及意愿。如人民幣的升值將會增加外商在華建立廠房、支付工人工資等方面的成本;同時,人民幣升值也將提高外商利潤匯出內地的外匯收益,從而影響到了企業利潤再投資的規模與持續性。
再次,我國紡織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國如印度、越南等也正制定規劃、采取措施積*吸引外資,對我國形成了較大的挑戰。例如印度紡織部當前目標是提高來自德國、法國和瑞士的外商直接投資額,他們被印度紡織部定位為有前景的投資者。印度紡織部門規劃2015年紡織工業投資將達到240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占比將增至25%。
引資以調整升級為綱
對港澳臺企業與外商企業在我國內地紡織行業中投資下跌明顯的情況,我們應當合理對待,若這些企業的產品屬于紡織低端類且污染和能耗較大的話,則其撤離并無大礙,也正是我國紡織產業淘汰落后產能,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要。但對于采用高新技術的產業用特種紡織品的生產、高檔織物面料的織染及后整理加工等領域則仍需大力鼓勵引進外資。而且這些領域潛力巨大,如未來我國高端土工布材料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將由20%提高至50%;采用高性能纖維開發風力發電機葉片、航空類預制件等高性能材料,年產量也將達到5000萬平方米。而在外資的來源上,則可向印度學習,吸引更多來自歐美國家的先進外資。同時,行業應當更加注重將外資的優勢和自己本土的優勢結合起來,避免技術依賴性,培養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花小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