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大雁遷徙能飛4000公里,靠的是‘一字’或者‘人字’隊形,因為這樣的隊形更有利于借助氣流克服阻力。中國紡織業在目前困難的時候,要攜起手來,萬眾一心,共渡難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 “2008中國棉紡織論壇暨棉紡織行業景氣分析會”上,談到如何克服當前的困難時做了這樣一個比喻。
****的困難
“受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降低的影響,去年我們就損失了一個億。”魯泰紡織公司董事長劉石楨對人民幣升值異常敏感,出門在外的每**都關注著匯率的走勢。對于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創出的新高,讓劉石禎憂心忡忡。
華茂公司董事長詹靈芝進入華茂20余年,親身見證了華茂的發展壯大,面對目前的形勢,她的評價是 “歷史上*困難,也是問題*復雜的一年。”之所以復雜,她認為,是由諸多矛盾造成的。比如,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的矛盾、通脹和緊縮的矛盾、金融和實物資產的矛盾、產業結構調整和自我適應的矛盾、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和存貸款準備金收緊的矛盾、工人和管理者的矛盾等等。這些困難讓這個中國紡織業的排頭兵企業也感到“如履薄冰”。
色紡行業的利潤相比棉紡行業要好的多,但在華孚控股董事長孫偉挺看來,“困難是共同的,每個企業都有 本難念的經。”他甚至有點悲觀地認為,“行業的困難剛剛開始。”
柳州立宇屬于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企業,公司董事長助理胡新偉抱怨說:“我們企業7000多人,卻要養活2000多退休職工,每年所交利稅4000萬,我們為當地的就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利潤率卻很低。”
在西部的新疆,不少沿海企業紛紛來此開工建廠,據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介紹,目前企業基本還處于盈利狀態,反應可能不如其他地區的企業強烈,但整體看,產品銷售不如去年。
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效益不好的企業,全行業正在面臨著****的困難挑戰,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企業的抽樣調查表明,今年上半年,多數企業的訂單、開機率、主要產品價格均有所下降。
*新的統計數據也反映了行業的困難現狀,據國家統計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7.38%,增速回落了6.5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8.37%,增速同比回落了35.49個百分點。
在出口方面,棉紡織品及棉服裝出口270.96億美元,增長7.85%,增幅環比下降了 4.0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了17.5個百分點,其中棉制服裝出口只增長了3.01%,同比降幅達到29.75個百分點。
棉紡織行業今年1~5月平均利潤率為3.54%,同比有所下降,也低于去年3.93%的平均水平。如果細致分析起來,其中,1/3的企業利潤率為7.8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723個百分點,這部分企業實現利潤占棉紡全部利潤的98%;2/3的企業利潤率只有0.12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占棉紡全部利潤的1.95%,基本處于虧損邊緣,虧損額比去年增加了 66.3%。
上述數據表明,紡織業經濟效益盡管保持了增長,但各項指標的增速出現不小的回落,而且兩*分化的局面相當嚴重,1/3的優勢企業競爭力在繼續提高,而2/3的企業生存更加困難。
千載難逢的機遇
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不是象有些人渲染的“紡織業出現倒閉潮”,“壓垮紡織業的*后一根稻草”那樣呢?
“現在的痛苦是提升中的陣痛,而不是衰敗的痛。”杜鈺洲形象地說,現在是3000米的*后一圈,看誰能夠堅持住。他認為,當前的形勢要放在世界經濟宏觀的背景下看待,目前的困難不是紡織業一家的困難,也不是中國一國的困難。有些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必然出現的,紡織業為國家宏觀調控做出了積*貢獻,也承擔了行業的社會責任。目前的困難是挑戰,但也是機遇。我們一方面希望國家在制定宏觀調控政策時,對紡織業的困難予以關注;另一方面,要培養自身的抵抗風險、適應壓力的能力,在科技、品牌、質量、快速反應、社會責任方面下功夫。杜鈺洲強調,行業正處于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紡織業要發揚團隊精神,大企業要帶動小企業,好企業要帶動差企業,攜起手來,萬眾一心,共渡難關。只要抓住世界紡織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國際關系深刻調整的機遇,中國紡織業就能從跨國產業鏈價值低端向高端邁進。
“即使國家出臺緩解紡織業困難的政策,對于2/3的企業來說,也只是一劑強心針,暫時起到緩解痛苦的作用,未來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的體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這樣認為。他說,造成目前行業困難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經濟的不景氣,世界市場的不景氣,我們應該從自身研究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面對今年更加嚴峻的形勢,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坦言,多年來很大程度上注重了產能數量的增長,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較為明顯,這是造成行業困難的原因之一。他認為行業應該形成這樣一種共識,就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提高科技和品牌貢獻率、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努力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節約型發展之路,把壓力和影響降到*低。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夏令敏認為,在局部地區出現一些企業關門的現象,但這不是行業的主流,更多的企業正在積*地應對目前的挑戰。中國紡織業賴以發展的基礎沒有變化,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依然較大,未來的發展仍是很光明的。
針對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盛澤發生中小紡織企業倒閉潮”的消息,盛澤鎮黨委副書記錢允新告訴《紡織服裝周刊》說:“有一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關門了,或者轉行了,其實占的比例不大,是企業經營中出現的正常現象,媒體報道給夸大了。”他承認,盛澤的紡織業也受到了行業不景氣的影響,但他同時透露,以反映盛澤地區生產規模*大的50家絲綢化纖織造運營狀況的“盛澤50指數”卻一枝獨秀,從去年8月份的1057點上漲到了今年6月份的1152 0173 3840點。錢允新介紹說,“50企業”中,82%以上的企業均設有產品開發部門,研發人員占總員工人數的8%左右。科技創新為傳統紡織業帶來了全新的市場和利潤空間。“50企業”的產品差別化率超過了80%,與常規面料相比,很多差別化產品的附加值都在10倍以上,打“差異牌”有效地擺脫了惡性競爭的怪圈,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作為1/3陣營中的企業,淄博蘭雁集團對當前的困難有著自己的理念。董事長盛文中說:“在當前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埋怨牢騷、畏難發愁、不思進取、期望市場好轉、期望政策改變,都不能改變自身現狀。只有積*應對,變壓力為動力,在創新中求發展、求生存,千方百計找出克服困難的辦法。” 蘭雁集團的辦法就是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他們整合了公司現有的資源,成立了從紡紗、染整、織布到服裝水洗配套齊全的一條龍式樣品車間,為新產品開發提供統一高效的研發平臺。公司自主研發了“牛仔染色節水新技術”、“牛仔印花新工藝”等項目,達到了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依靠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公司與世界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系,保證了出口訂單的穩定。對于美國市場的萎縮,公司積*開拓歐洲市場和俄羅斯市場。為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公司適時提高出口產品價格,并靈活采用人民幣報價。今年1~5月,公司銷售收入、利稅、出口創匯等主要指標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