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本該是中國紡織業迎來取消配額,走向自由貿易之年,但幾個月剛剛過去,美國和歐盟突然以執行特別保障措施為由,限制中國紡織品的出口。這對處于出口合理釋放狀態中的中國紡織業而言,理想中期待的貿易一體化年景驟然黯淡,甚至化為烏有。
有分析人士認為,受不斷加大的國際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匯率改革影響,中國紡織業的大規模洗牌已難以避免。中國紡織業一方面要盡快適應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更新換代,向高精尖發展,逐漸拋棄高能耗的粗放經營模式的服裝企業,走上增加附加值、高效益的道路。
100萬件歐盟毛衫“黑洞”
盡管歐盟方面表現出相當的誠意,促成緊張升級的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在*后一刻得以化解,避免了一場貿易戰的爆發。但按照中歐雙方達成的備忘錄,從今年6月11日起到年底,以及之后的兩年內,對中國十類紡織品保留8%至12.5%的年增長限制。今年頭5個月這十類產品的金額占同期出口歐盟總額的20%以上。
據歐盟海關7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自6月11日至7月28日的一個多月時間里, T恤衫、梭織褲子、女式襯衫、胸衣等大部分設限產品的清關率均已達到或接近50%,而高達152 0173 3840.16%的毛衫清關率,意味著中國紡織企業不太可能在年內拿到來自歐盟的毛衫訂單。
較早前歐盟委員會曾建議歐盟應增加今年的毛衫進口配額,以方便零售商添置存貨。但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帶頭反對這一建議。代表25個歐盟成員國的貿易官員在7月26日晚間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明確表態,七月份中國向歐洲出口的毛衫已達到了此前商定的6900萬件限額,歐盟成員國表示,它們不愿增加配額。官員們還關注中國監督出口許可證頒發情況的嚴格程度。
歐盟成員國不愿意給出彈性處理空間,讓歐洲零售商感到頭疼,因為很多零售商從中國進口的毛衫已在運輸途中。據悉,雖然配額已經超過,仍然有超過100萬件毛衫發往歐洲。一家大型零售商駐英國的物流主管認為,在歐盟成員國表態反對后,進口的大門已經關上,因此7月12至7月19日之間運來的貨物落入了黑洞。歐盟與成員國達成一個允許靈活處理的協議,是這些貨物進入歐洲市場的惟一辦法。歐盟貿易專員彼得曼德爾森的一位女發言人上周四表示:“我們將繼續努力,為運輸途中的貨物尋找一個解決方案,并確保通暢的貿易條件。”
美國圖謀改變亞洲格局
雖然中國對美國的服裝出口額在前5個月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5.9%。但中國的亞洲競爭對手也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柬埔寨對美國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25%、20%和16.8%。美國為了限制中國的成衣出口增幅而采取的保護性措施,正在改變亞洲紡織業的競爭格局。
美國政府于5月下旬開始對中國設限的七類紡織產品,均為增長潛力巨大并且競爭力很有優勢的類別,這七類紡織產品前五個月出口美國的金額占出口美國總金額的20%以上。按照美國海關統計,棉制褲子、棉制針織襯衫、棉制化纖制內衣、及化纖制針織襯衫的清關率均已達到或接近100%,現在看來只有精梳棉紗線的配額能夠用到年底。同時,美國國會可能對我國實施貿易制裁并上調中國出口產品的關稅,也促使一些美國進口商減少從中國的采購。
美國對中國采取的保護性措施正是J.C. Penney、沃爾瑪、Target Corp.等美國零售業巨頭希望避免出現的風險。這種風險迫使它們把一部分訂單繼續交給其他國家。J.C. Penney Co.負責公司海外采購的執行副總裁彼得.麥格拉斯稱o所有的采購負責人都不會把太多的訂單發給中國,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會有風險。
柬埔寨貿易部長占蒲拉西七月中旬訪問華盛頓時敦促美國國會取消對14個貧窮國家征收的紡織品出口關稅。這14個國家多數是亞洲國家o包括孟加拉國、柬埔寨、尼泊爾以及去年發生海嘯的斯里蘭卡。蒲拉西表示o由于柬埔寨和美國簽訂的勞工就業協定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只有美國取消對該國紡織品征收的關稅,柬埔寨的紡織品才能在美國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美國對中國紡織品征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目前為15%左右,
幣值預期關系存亡
對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而言,央行7月22日晚間宣布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一個300萬美元的出口信用證,一下被砍去50萬人民幣的凈利潤。
但意義并不僅限于此,在新的匯率機制下,進出口企業必須要根據自己的合同需要鎖定未來的匯率風險。因為從技術上而言,新的匯率機制允許人民幣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換言之,人民幣可以在兩個月內升值或貶值15%。
據阿里巴巴對其網站用戶所做的“你覺得人民幣短期還會再升嗎?”的調查結果顯示,59%的用戶認為“此次升值只是前期動作,后面還要漲”;23%的用戶認為“人民幣會保持這個比價”;18%的用戶則相信“以后將會反彈回撥”。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現在才升值2%,如果可以堅持到年底這個幅度,對早有預期的公司不會有多少影響。但如果不斷調高幣值,對出口企業的影響就非常大了。
不僅僅是紡織品企業,對所有的中國進出口企業而言,必須盡快學會在外貿合同中增設附加條款以及采用套匯保值等金融工具來回避和降低匯率風險。對平均利潤率僅為3%至5%的中國紡織業而言,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任何判斷失誤都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紡織業必須結構升級消化升值影響
一些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正力圖通過產品結構升級來消化因升值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影響。
在央行宣布升值的前一個星期,天津市*大的紡織品生產商天一棉紡織有限公司將淘汰下來的舊設備賣給了一家緬甸紡織廠。據董事長嚴金衛介紹,該公司產品結構升級已基本完成,下一階段該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將是歐美及香港的中高端生產商。
雖然一些紡織品企業能通過高端產品的豐厚利潤來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但更多的中小企業將不得不面臨停工甚至被淘汰的命運。陳先生是紹興楊汛橋鎮的一家紡織外貿經理。今年的四月份廣交會上,紹興代表團現場簽訂的以紡織品面料為主的外貿合同總額達6000萬美元。時至今日,陳先生是這樣描述那一段經歷的,“等了多年,終于2005年到了。想要看看配額取消后的紡織品市場還能給我們多少機遇。望著廣交會展館里的人頭攢動,必須承認有那么幾秒鐘,我認為世界是屬于我們的。我們以為自己可以創造一個中國紡織品天下無敵的奇跡……”
但歐盟的一紙設限將陳先生的雄心壯志擊得粉碎,其有四個高柜的臺布恰好屬于設限的產品。另一打擊來自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窗簾8月28號開始設限,現在陳先生面臨的困境是,歐盟的臺布不讓做了,美國窗簾也不讓做。在參加阿里巴巴的論壇內的調查時候,關于“對紡織品未來您如何看待”,陳先生選擇了“前途渺茫”。也許對大多數中國中小型紡織廠來說,當前惟一的選擇是“為歐盟做窗簾,為美國做臺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