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2009年以來,在國家“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重民生”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在行業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內生驅動力作用下,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發展逐漸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產銷持續增長,增速呈現“V”字回升趨勢
2009年1-11月,52963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4268.04億元,同比增長9.71%,增速雖然較上年同期下降4.62個百分點,但是較1-2月(全年產值增速谷底2.63%)明顯回升7.08個百分點;1-11月,銷售產值為33470.67億元,同比增長9.82%,增速較1-2月(全年銷值增速谷底3.13%)回升6.69個百分點。產銷銜接良好,2009年1-11月,產銷比為97.67%。
主要產品的產量增速持續回升,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紗產量2152 0173 3840.03萬噸,同比增長11.79%,增速較上年同期高出2.75個百分點;化纖產量2500.77萬噸,同比增長14.89%,較上年同期高12.87個百分點,增速回升趨勢尤為顯著;布和服裝的產量分別為513.38億米、211.53億件,同比增速分別為4.42%、2.10%。
(二)、實際完成投資額持續正增,新開工項目數增長顯著
2009年1-11月,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際完成投資總額2708.02億元,同比增長9.53%,增速高出上年同期0.78個百分點,較1-2月則明顯回升了19.31個百分點。1-11月紡織新開工項目數為6995個,同比增長23.87%,較上年同期顯著上升了30.02個百分點,且09年以來,增速持續上揚趨勢顯著,顯示紡織企業對市場前景的信心不斷增強。
從行業地區結構來看,中部地區投資明顯加快。1-11月,中部地區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達911.71億元,同比增長25.90%,增速高于東部地區22.28個百分點、高于西部地區28.62個百分點。
(三)、出口回升緩慢,但規上企業出口恢復明顯,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2009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541.20億美元,累計同比下降了11.02%,較1-10月略收窄了0.19個百分點,總體回升緩慢。但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出口恢復較快,1-11月,規上企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下降了4.28%,降幅持續收窄趨勢明顯,較1-2月(-8.45%)已收窄了4.18個百分點。
同時,在世界主要紡織品市場上我國產品的份額持續上升,表明我國紡織品依然保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1-11月,在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我國產品的占比為40.22%,較上年同期上升了5.10個百分點,增幅明顯高出越南、印度等競爭對手國;同期,在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我國產品的占比為78.45%,較上年同期亦上升了1.77個百分點。
(四)、內銷對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國內銷售市場是2009年紡織行業企穩向好的*重要支撐。2009年內銷持續回升。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內銷產值為26740.33億元,同比增長14.05%,并且自初以后呈顯著的逐月上升趨勢,較1-2月已回升7.42個百分點。1-11月,內銷產值占銷售總產值的79.89%,占比較上年上升了3.15個百分點。衣著類消費價格指數降幅逐漸收窄,市場消費信心逐漸增強,11月我國衣著類消費價格指數為98.8,同比下降1.2%,降幅較09年1月收窄1.5個百分點。11月衣著類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1%,**轉正,扭轉了09年3-10月的負增局面。
(五)、運行質效持續增強
行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緩解了環境壓力,在印染類企業中體現得更加明顯;化纖行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設備更新,化纖差別化率不斷提高;廣大企業通過不斷挖掘內部潛力,使生產成本得到較好控制;企業管理水平持續增強,通過不斷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生產計劃與庫存的配置,提高資金運轉效率,加快市場反應速度,增強市場競爭力。2009年1-11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按照工業總產值計算)為34.48萬元/人,同比提高了10.22%;行業產成品周轉率為14.68次/年,較上年同期加快了8.26%;行業的利潤率為4.04%,較上年同期上升了0.48個百分點。同時,2009年1-11月紡織行業新產品產值累計同比增長了13.71%,較09年1-2月(-2.82%)明顯回升了16.53個百分點;1-11月新產品產值率為6.49%,較上年同期亦上升了0.23個百分點,反映出行業工藝改進與產品升級的加快。
(六)、行業盈利顯著回升
2009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39%,增速較09年1-2月顯著回升了36.40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累計同比增長17.75%,較1-2月回升了28.04個百分點;服裝行業則延續著09年1-2月份以來的持續增長趨勢,增速已升至21.31%;化纖行業利潤增速反彈尤為顯著,1-11月同比增長187.40%,較1-2月大幅增加了297.94個百分點。
(七)、就業形勢趨于緩和
2009年1-11月,紡織規上企業全部用工總數為1084.24萬人,累計同比下降0.46%,較09年1-2月收窄了0.55個百分點。其中,棉紡、印染、毛紡、麻紡、絲綢五個子行業1-11月的用工同比降幅較1-2月仍有所擴大;制品、針織、紡機三個行業就業降幅較年初收窄;服裝、化纖兩個行業的就業人口同比分別增長1.35%、0.39%,服裝業的用工增幅*為明顯,且服裝業1-11月解決就業人口432.60萬人,占全行業的39.90%,位居首位。
從全年情況來看,預計2009年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紗產量為2400萬噸,同比增長12.0%,布產量為570億米,同比增長5.5%,化纖產量為2750萬噸,同比增長15.3%,服裝產量為233億件,同比增長3.0%;規上紡織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300億元,同比增長11.0%,主營業務收入為37200億元,同比增長12.0%,實現利潤為1505億元,同比增長26.0%。紡織全行業2009年的出口總額為1710億美元,同比下降9.8%。
二、2010年紡織行業發展趨勢
2010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將較2009年明顯改善,行業整體上具備繼續穩步回升的條件,但同時也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
(一)國際市場將緩慢恢復,行業出口增長仍然乏力
隨著各國救市政策效果逐漸顯現,世界經濟在2009年末已經顯現復蘇跡象。2010年,隨著發達國家金融體系風險進一步下降,市場信心逐步改善,世界經濟將有所好轉,國際市場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年,全球GDP將由2009年的負增長1%恢復到增長3%,全球貿易額增速也將由-12%回升到2%。但是,目前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均處于歷史高位,失業狀況仍需較長時間才能得到徹底改善,制約了個人消費的增長,因此國際市場需求的恢復速度整體上將是緩慢的,我國紡織行業的出口增長也仍顯乏力。
由于2009年基數較低,2010年,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狀況逐步改善,我國紡織行業出口將結束金融危機以來的持續下滑態勢,逐步恢復增長,但增速較危機前將明顯下降,對行業增長的拉動作用也仍然不足。
(二)內需將保持穩定增長,對行業的支撐作用依然突出
近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內需市場日漸活躍,對紡織行業的支撐作用尤為突出。2010年,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隨著國內就業狀況得到穩定,市場信心繼續提高,內需市場仍將實現穩定增長。與此同時,國家圍繞擴內需將采取一系列促消費、惠民生措施,一方面通過下鄉補貼、消費信貸等方式直接鼓勵消費,另一方面通過增加在三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都將進一步增加內需市場的活力。
在市場向好、政策助推的條件下,2010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內需市場將延續2009年以來的穩定增長態勢,且增速有望進一步提高,將繼續對紡織行業的回升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三)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加大行業運行風險
在國際市場緩慢復蘇、國內市場穩步增長的情況下,2010年紡織行業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如棉花等紡織原料價格快速上漲,行業的成本壓力不斷提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日益凸現,增加行業出口的不確定性等,都可能加大行業運行的風險。
(四)行業調整升級步伐繼續加快,內生動力貢獻將更加突出
2010年是《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實施的*后一年,也是《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的第二年,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紡織行業的重要發展任務。行業圍繞科技進步、技術改造、品牌建設、公共服務、產業轉移等方面的各項措施將進一步全面推進,行業整體運行質量將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實力將繼續增強,來自紡織行業內部的發展動力更加充足。
綜合國內外市場走勢及相關影響因素判斷,盡管2010年紡織行業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出口增長也仍然難以恢復到較高水平,但內需市場仍將對行業發揮顯著拉動作用,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將繼續取得成效,在國際市場環境基本保持穩定的條件下,紡織行業將繼續實現穩步回升。預計2010年全行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同比增長約4%,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約1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約10%。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