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據菲律賓《商業鏡報》4月26日報道,如果嚴格的社區隔離措施一直未能放寬,菲服裝出口或將面臨6億美元的訂單損失,主要是因為相關隔離措施嚴重拖累了物流效率。
菲律賓國外采購商協會(Fobap)表示,如果物流延遲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菲服裝業在2021年將僅能實現年收入目標(15-20億美元)的60%-70%。換言之,按15億美元的目標下限測算,*高損失或達6億美元。
Fobap主席楊解釋說,菲服裝出口的物流延遲已達一個月之久,有時甚至長達45天。受集裝箱供需不平衡影響,物流延遲問題已對菲外貿出口產生實質性影響。從另一方面看,由于原材料進口面臨更加嚴格的檢疫措施,馬尼拉港及其他港口進口貨物的通關效率也受到影響。此外,在嚴格的社區隔離措施之下,工廠工人和后勤保障不足也使服裝出口行業雪上加霜。加之菲政府實施居家辦公和在崗辦公輪換制度,獲得相關出口證件等公文的時間也變得延長。
盡管目前還沒有看到哪個廠家倒閉,但菲服裝出口行業已呈現出緊縮趨勢。疫情發生以來,制衣廠一直在降低生產規模以*大程度降低成本。楊表示,目前服裝出口行業通過調整生產流程,目前已降低了30%的產能。
如果買家不接受延誤,制造商只能空運發貨。但從長遠看,在成本上很難持續。因為空運成本是海運成本的10到15倍。楊解釋說,每件襯衫的空運成本為2美元,已高于1.5美元的售價。目前,一些Fobap成員愿意以低于合同價的價格向店鋪供貨,僅是為了讓店鋪能夠延長相關貨品在貨柜的出售時間。
楊進一步指出,如果非紡織業能夠有所發展,服裝業的供應鏈也將受益。因為紡織業的振興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并為國家創造更多收入。“如果政府能夠聽取我們關于振興紡織業的建議,那么我們在很久以前就能解決供應鏈受限的問題。紡織業是制衣業的基石,但菲律賓沒有紡織業。棉布和商用織物的大型制造商大約在二十年前就倒閉了。如今,菲每年必須從中、韓等國進口價值約5億美元的紡織品,而運輸時間一般需要30天。但如果菲本地有供應商的話,就不必耗時如此之久。如果這筆錢能留在菲律賓的話,對菲的就業創造、收入增長的貢獻也是很可觀的。”楊說道。
楊呼吁菲政府能效仿越南和印度那樣,通過采取擴大補貼政策等激勵措施,助力菲振興紡織業。據Fobap估計,菲服裝業2020年收入約為8-9億美元,而2019年則接近10億美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