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經過兩年的實踐和艱苦努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與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所聯合推動的廢舊軍服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確定了“廢舊服裝→再生切片→纖維的高值化再生利用”的生產工藝,成功研制了相應的生產設備,建成了我國首條年產3000噸廢舊服裝再生切片生產線,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目前生產出的再生切片達到了行業標準和部隊軍標,制成的短纖維已實現批量生產,再生滌綸毛條、棉型短纖已應用于精紡和棉紡的生產中。
近日,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等26家單位發起的,旨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技術支撐體系的“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服裝學院召開。來自有關部門、院士專家、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相關企業、新聞媒體等方面的80多人參加會議。
環資司李靜副司長出席大會并講話。她指出,我國是紡織品生產和使用大國,據有關方面統計,2011年紡織工業消耗各類原材料4152 0173 3840萬噸,其中60%以上依賴進口。據有關方面測算,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率達到60%,每年可節約原油1880萬噸,節約耕地1634萬畝,占全年棉花耕地面積的近一半,*大地減少我國紡織原料對外依存度。開展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既是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整體來看,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工作剛剛起步,2011年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量僅有230萬噸,綜合利用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行業缺乏龍頭企業,生產無準入、產品附加值低、環境污染嚴重等特征明顯,許多共性關鍵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需要通過國務院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的共同努力,推動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績。希望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能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行業搭建一個廣闊的信息平臺、創新平臺、交流平臺,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