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紡織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這一振興規劃的出臺,將*大提升紡織業發展的信心,并將加速紡織業調整升級步伐,有助于紡織業早日走出困境。
重大利好消息提振產業發展信心
擁有近3000萬枚紗錠的山東是我國紡織業大省。對于這次紡織工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趙傳香說:“這個規劃對紡織工業發展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它將進一步增強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信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困難。這次規劃提出,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中央、地方和企業都要加大棉花和廠絲收購力度。趙傳香就此認為,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繼去年出臺支持輕紡工業發展的6條政策之后,這次又推出5條政策,令人振奮。特別是再次調高出口退稅率,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山東省紡織業去年出口155億美元,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將使企業直接增加一筆可觀的利潤。
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亞洲*大的家紡企業,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2008年,孚日集團銷售收入57.8億元,同比增長15%,出口增長22%。但今年以來,由于受春節放假等因素影響,銷售收入只有4億多元,同比降低近10%。孚日集團相關人員表示,這次僅出口退稅,就能每年給企業增加1000多萬元的利潤。其次,國家信貸支持政策,將會改善企業資金鏈狀況。
也有的企業期盼政策能盡快落到實處。山東濱州亞光毛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書斌說:“企業目前訂單排到3月份沒問題,但4月份至8月份是家紡產品的淡季。下半年,紡織業形勢是否好轉不敢說。目前,訂單價格下降約10%,還有下降趨勢。政策能否盡快落實很重要。”
“民生產業”的定位意義非凡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明確定位,給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以*大鼓舞。
據了解,山東紡織行業200萬職工中,農民工占到70%以上。其中,作為亞洲*大的棉紡織企業,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擁有16萬職工,90%是農民工。傳統的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對于解決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業內認為,之前紡織行業的這一功能并未引起重視。
山東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劉新光說,紡織行業是一個涉農的“民生行業”,它涉及到農民工就業問題。
濰坊市新利元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建說,如果沒有新的政策,紡織業將難有起色,現在很多企業已經非常微利了,有的甚至虧損。2006年,國家將紡織業列入十大產能過剩行業,這些行業在貸款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金融危機沖擊下,企業資金鏈面臨困難,一些銀行急于收貸,使不少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大。
山東濱州亞光毛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書斌認為,國家應當從政策上向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的紡織業傾斜。這次明確將紡織業定位在重要的“民生產業”,意義非凡。
我國紡織業將加速產業調整升級
對于一個傳統產業來說,所面臨的產業調整與升級的任務更加艱巨,紡織業即是如此。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一些大的紡織服裝龍頭企業依靠自身創造力優勢,通過開拓多元化市場,加速產業升級步伐,不但能保持自身發展,而且擴大了生存空間。而對于更多的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是尋求生存的問題。業內認為,這次紡織業振興規劃,將加快行業洗牌,有利于整個紡織業調整與升級。
規劃要求紡織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制定和完善準入條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趙傳香認為,這是加速紡織產業調整和升級的戰略性決策。
“金融危機是紡織業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目前,山東省正在制訂本省紡織業振興規劃,積*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應用。”趙傳香說,國家紡織業振興規劃更加明確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方向、區域發展重點,強調了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位置。這對于紡織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推動作用。
業內認為,今年上半年將是紡織業*困難的時期,但也潛在著機遇,預計下半年全球紡織業會得到提升。山東省內30家紡織龍頭企業,大部分的企業手頭握有訂單,盡管訂單價格不看好,但生產仍在增長。趙傳香說:“只要企業不虧損,就要千方百計保市場,保現金流,保增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