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中經紡織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09年二季度,紡織產業①開始逐步走出行業經濟運行低谷,部分運行指標出現積*變化。其中,紡織行業、服裝制造業、化纖行業企業景氣明顯回升,銷售和投資呈現回暖態勢。
一、總體景氣狀況
景氣:2009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95.51點(2003年增長水平=100②),比上季度下降0.81點。構成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的6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③,保留隨機因素④),與上季度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這6個指標分別為:紡織行業利潤合成指數、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紡織行業稅收合計、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紡織行業出口總額和紡織行業從業人員數。
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95.51
需要說明的是,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降幅變大(見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走勢圖中的藍色曲線)。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監測結果提示,二季度,隨機因素中,國家促進經濟增長、實施紡織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對行業運行起到了積*作用,目前雖然還未使行業的回落狀態發生逆轉,但已使回落速度明顯減緩。
2009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為97.58點(2005年增長水平=100⑤),比上季度上升0.26點。在構成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的6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與上季度相比,產品銷售收入、從業人員數和固定資產投資3個指標不同程度上升,稅收合計、利潤總額和出口總額3個指標不同程度下滑。
同樣,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在2009年二季度呈現下滑態勢(見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走勢圖中的藍色曲線)。這說明,二季度,隨機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政策因素對服裝制造業的運行產生了積*影響。
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97.58
受紡織行業和服裝制造業景氣仍在低位運行的影響, 2009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為96.46點(2005年增長水平=100⑥),比上季度下降0.31點。
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96.46
預警:2009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為66.7點,比上季度下降3.3點,已逼近“淺藍燈區”和“藍燈區”的臨界點。從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走勢圖可以看出,紡織行業預警指數從2008年四季度表示經濟運行正常的“綠燈區”一路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跌入表示運行偏冷的“淺藍燈區”。二季度仍為下滑,但降幅明顯收窄。
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66.7
2009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為66.7點,與上季度相比下降6.6點。自2008年一季度開始,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持續下滑,到2008年四季度跌至“淺藍燈區”。二季度繼續下探,說明服裝制造業未來走勢還不容樂觀。
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66.7
2009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預警指數為70點,比上季度下降3.3點。自2008年二季度以來,化纖行業一直在“淺藍燈區”運行。
中經化纖行業預警指數70
企業景氣:紡織行業企業景氣指數明顯回升。2009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企業景氣指數為98.7點,比上季度上升9.3點,雖仍低于景氣指數臨界值100,但表明紡織行業已經顯露出回暖跡象。
服裝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止跌回升。2009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13點,比上季度上升3.4點,服裝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結束了自2007年四季度以來連續6個季度的波動下滑,開始回升。
化纖行業企業景氣指數繼續回升。2009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企業景氣指數延續了一季度的反彈趨勢,上升至112.6點,較上季度上升28.7點。
燈號:2009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預警燈號為淺藍燈,與上季度保持相同警號燈類型,表明二季度紡織行業處于經濟運行的偏冷區域。在構成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黃燈區”的有1個指標―――紡織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⑦);位于“綠燈區”的有1個指標――――紡織行業應收賬款(逆轉);位于“淺藍燈區”的有5個指標―――紡織行業出口總額、紡織行業從業人員數、紡織行業稅收合計、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紡織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位于“藍燈區”的有3個指標――――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紡織行業利潤合成指數和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
圖7:中經紡織行業預警燈號圖
2009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的預警燈號為淺藍燈,表明二季度服裝制造業處于經濟運行的偏冷區域。在構成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綠燈區”的有3個指標―――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服裝制造業利潤總額和服裝制造業稅收合計;位于“淺藍燈區”的有5個指標―――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數、服裝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服裝制造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服裝制造業應收賬款凈額(逆轉);位于“藍燈區”的有2個指標―――服裝出口總額和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
圖8: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燈號圖
2009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預警燈號仍為淺藍燈,與上季度保持一致,表明化纖行業的經濟運行狀況仍然偏冷。在構成中經化纖行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黃燈區”的有2個指標――――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和化纖行業應收賬款(逆轉);位于“綠燈區”的有1個指標――――化纖行業從業人員數;位于“淺藍燈區”的有3個指標――――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化纖行業稅收合計和化纖行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位于“藍燈區”的有4個指標――――化纖行業產品產量、化纖行業出口總額、化纖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和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
圖9:中經化纖行業預警燈號圖
二、生產、經營與投資狀況
產量:紡織行業產量指數略有反彈。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產量指數為98.39點(152 0173 3840年增長水平=100),比上季度上升0.94點。其中,經初步季節調整⑧,布產量137.3億米,比上季度增長13.2%,比去年同期下降2.9%;絨線(毛線)產量9萬噸,比上季度增長46.9%,比去年同期增長8.0%;呢絨產量10506.2萬米,比上季度下降8.3%,比去年同期下降40.5%;絲產量4.3萬噸,比上季度增長16.7%,比去年同期增長13.0%。紡織產品產量下滑態勢并未有根本逆轉的表現。
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二季度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比上季度下降(見圖中藍色曲線)。可見,此輪扶持紡織行業的政策對我國紡織行業的生產產生了積*影響。
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大幅回落。服裝作為紡織產業鏈終端產品,其生產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為明顯。經初步季節調整,二季度我國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為37.93億件,比上季度下降53.80%,比去年同期下降14.14%,增速比上季度下降57.21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產品產量有所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二季度化纖行業產品產量為686.2萬噸,較上季度上升10.4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71%,增速比上季度上升11個百分點。
從業人員:紡織行業從業人員數穩中略降。2009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從業人員為585.75萬人,比去年同期下降3.5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數穩中略降。2009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為392.4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0.04%,增速比上季度下降0.28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從業人員數降幅收窄。2009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從業人員為42.13萬人,比去年同期下降2.45%,增速比上季度回升0.5個百分點。
出口:紡織行業出口總額降幅趨窄。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出口總額為358.49億美元,比上季度下降3.24%,比去年同期下降8.84%。雖仍為下降,但降幅已有所收窄,增速比上季度上升6.22個百分點。我國紡織行業谷底回升的勢頭開始出現。
服裝制造業出口總額降幅收窄。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出口額為222.06億美元,比上季度下降13.19%,比去年同期下降6.12%,但增速比上季度上升4.95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出口總額有所回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出口總額為32.25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21.43%,增速比上季度回升13.33個百分點。化纖行業出口總額同比增長率在2008年三季度持續回落后首次出現反彈,這次上升有可能是對低庫存狀況的重新進貨。
銷售: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開始企穩。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出現上升趨勢。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為5251.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1%;比上季度增長17.2%,增速比上季度上升17.17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呈現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為2100.6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37%;比上季度增長6.56%;增速比上季度上升2.95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出現回暖。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為94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7%;比上季度增長26.92%,增速比上季度回升15.37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自2008年一季度下滑以來首次出現上升。
利潤:紡織行業利潤總額有所回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82.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47%;比上季度增長56.7%,增速比上季度回升12.3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利潤總額有所下降。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為87.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73%;比上季度下降10.92%,增速比上季度下降9.1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快速回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6.7億元,比上季度增加28.88億元。
稅金:紡織行業稅收合計略有回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上繳稅收合計為134.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96%;比上季度增長3.73%,增速比上季度下降6.4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稅收合計有所減少。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上繳稅收合計為5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24%;比上季度下降17.36%;增速比上季度下降8.71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稅收合計略有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上繳稅收合計為15.8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95%;比上季度增長11.6%,增速比上季度下降4.65個百分點。
投資: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回暖。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467.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7%;比上季度增長189.97%,增速比上季度上升32.93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回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為265.6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54%;比上季度增長144.30%,增速比上季度上升10.55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現回暖跡象。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64.95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37%;比上季度增長87.9%,增速比上季度下降7.58個百分點。
價格:紡織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略有下降。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97.1點(上年同期=100),比上季度下降0.53點,已有走穩跡象。
服裝制造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略有回升。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99.97點(上年同期=100),比上季度上升0.23點。
化纖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開始上升。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87.5點(上年同期=100),比上季度上升2.95點。
應收賬款:紡織行業應收賬款有所上升。2009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應收賬款為1554.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1%,增速比上季度下降6.49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應收賬款有所上升。2009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應收賬款凈額為666.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34%,增速比上季度上升0.6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應收賬款繼續減少。2009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87.85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05%,增速比上季度下降6.97個百分點。
產成品資金占用:紡織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有所回升。2009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1193.2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2%,增速比上季度下降2.97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有所回升。2009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467.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02%,增速比上季度上升1.11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略有所上升。2009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222.5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76%,增速比上季度下降5.12個百分點。
虧損面:紡織行業虧損面有所減小。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虧損面為22.25%,比上季度下降3.0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有所縮小。虧損企業虧損額明顯下降,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5.4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18%。
服裝制造業虧損面有所擴大。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虧損面為25.60%,比上季度上升1.3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有所擴大。虧損企業虧損額有所下降,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2.12億元。
化纖行業虧損面明顯縮小。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企業虧損面為24.7%,比上季度回落6.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有所減小。虧損企業虧損額度也有所下降,經初步季節調整,2009年二季度,化纖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7.93億元,比上季度減少18.98億元。
三、產業發展建議
2009年二季度,在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大背景下,紡織產業也開始逐步走出行業經濟運行低谷,出現回暖跡象。但必須看到,我國紡織產業對外依存度較高、市場化程度高、利潤水平較低、中小企業比重高,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各國對紡織品進口限制增多等嚴峻的外部環境情況下,我國紡織產業必須立足國內,苦練內功,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建議:
一是要著力提高紡織產業產品科技含量以增強產業競爭力。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紡織業技術創新示范體系,加速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同時,要重點發展紡織新材料產業及先進加工技術、清潔生產技術以及行業關鍵設備的研究開發。
二是要適時進行產業轉移,進一步提高比較優勢。要充分利用區域轉移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堅持把*大限度地發揮比較優勢作為產業區域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根本原則。要推動東部地區發達的紡織工業逐步向具備資源、土地和勞動力優勢的中西部地區轉移,尋求更有利的成本競爭優勢。
三是繼續擴大內需,使其成為行業穩定增長的原動力。充分挖掘農村及國內二、三線城市內需市場以及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企業尤其要重視對農村市場及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開拓。
四是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推進融資產品創新,推廣和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鼓勵相關金融機構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方式。同時,積*引導社會資金和其他方面投資,幫助中小企業加快升級步伐。
五是企業應主動跟蹤相關信息,增強危機意識,采取積*措施防范風險,盡量將市場環境對行業的沖擊降到*低。同時,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并以此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注解:
①紡織產業包括紡織行業、服裝制造業及化纖行業。其中,紡織行業僅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紡織業行業大類,不包括廣義紡織的化纖生產、服裝制造等;服裝制造業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紡織服裝制造業,指以紡織面料為主要原料,經裁剪后縫制各種男、女服裝,以及兒童成衣的活動,包括非自產原料制作的服裝,以及固定生產地點的服裝制做;化纖行業是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化學纖維制造業。
②2003年紡織行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③季節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對數據的影響,如冷飲的市場銷量隨四季氣溫年復一年發生周期變動。
④隨機因素亦稱不規則性,如新政策實施、宏觀調控、自然災害等因素對數據的影響。
⑤2005年服裝制造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⑥2005年化纖行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⑦逆轉指標也稱反向指標,對行業運行狀況呈反向作用。其指標量值越低,行業狀況越好,反之亦然。
⑧初步季節調整指僅剔除春節等節假日因素的影響,未剔除不規則要素的影響。
★燈號圖說明:預警燈號圖是采用交通信號燈的方式對描述行業發展狀況的一些重要指標所處的狀態進行劃分:紅燈表示過快(過熱),黃燈表示偏快(偏熱),綠燈表示正常穩定,淺藍燈表示偏慢(偏冷),藍燈表示過慢(過冷);并對單個指標燈號賦予不同的分值,將其匯總而成的綜合預警指數也同樣由5個燈區顯示,意義同上。
★季度說明:本報告所有財務績效數據一季度是指1―2月份數據(流量指標加上了近似上年12月的數據,并作了初步季節調整,僅剔除了春節因素的影響);二季度是指3―5月份。其他宏觀指標如產量、投資、外貿、價格指數,如無特別說明,季度劃分同上所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