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額約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約為三成二,2010年則達到三成三。(資料圖)
經過15年漫長的談判和等待,中國終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當時,紡織服裝行業被認為將是獲益*大的行業之一。十年之間,風云詭譎,市場多變,中國紡織業一路曲折前行。
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出口配額一直是多數中國紡織企業難以逾越的溝壑。而按照紡織品服裝協定規定,從152 0173 3840年開始的十年間,分四階段在世貿組織成員國間取消紡織品及服裝的配額限制,共享自由貿易。2005年1月1日為*后階段,所有配額限制全部取消。至此,制衡全球紡織服裝貿易達40年之久的配額制終于壽終正寢。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認為,中國只有成為WTO的成員,才能真正融入到紡織服裝貿易的自由化中。2002年,中國紡織工業即獲歷史性機遇,其總產值、利潤及出口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額約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約為三成二,2010年則達到三成三。
入世十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基本保持了兩位數的增幅,十年累計增長近3倍,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的比重高達三成以上。中國已當之無愧地成全球**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國。
來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10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2065億美元,較2000年增長了268.75%,連年攀升。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全球**大紡織出口國,主要得益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歐美等國逐年取消了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配額限制,使得中國紡織服裝生產的能力得到充分釋放。
然而,在入世給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帶來機遇的同時,國外貿易保護主義也日趨嚴峻。
2005年,中國紡織業在“后配額時代”元年保持了迅猛增長,各項指標再創新高――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約增長二成一,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長七成一,占中國當年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一成六。
在配額取消的翌年,伴隨貿易自由化而來的竟又是鋪天蓋地的反傾銷調查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狂潮。歐美以中國紡織服裝輸歐美激增為由,重新與中國簽訂中歐、中美紡織品服裝諒解備忘錄,繼續實行限制。此外,土耳其、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南非等眾多發展中國家,也加入了用各種貿易救濟手段限制中國紡織出口的大軍。
此后,針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設立的各種反傾銷調查一直不絕于耳。權威統計顯示,盡管中國的出口占世界出口不到一成,但中國遭遇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的比例*高,分別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其間又以紡織品服裝為甚。
近幾年來,各國和地區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貿易保護已趨于常態化,這些都令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面臨****的壓力。
迄今,中國紡織出口在經歷了配額放開的快速增長期后,已步入平緩增長階段。中國紡織業的創造力與出口品質均有大幅提高,一舉扭轉了以數量增長為主的出口格局。
“十一五”期間,出口數量對紡織業出口增長的貢獻率占到四成五,而價值增長的貢獻率占到五成六。從2008年到2010年,盡管中國服裝出口數量有所下降,但出口價值卻增長了二成五。
隨著中國國內勞動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斷上漲,及國外諸多不確定貿易因素的影響,中國紡織服裝業的“低成本、高成長”時代已成為過去時。
當前,中國紡織服裝的出口在規模上已達頂峰、并開始出現拐點,今后全行業將面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生死抉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強調指出,提高科技貢獻率與品牌貢獻率才能消化各種不利因素,今后紡織業要以創新驅動,抓住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惟有這樣,中國才能從全球紡織服裝出口大國一躍成為出口強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