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今年前五月同比增長5.1%,低于上年同期增速1.6個百分點。紡織業各類別增加值增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行態勢,市場景氣度下降,紡織產品庫存增加。
勞動力、原材料以及環保成本持續上升
記者觀察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原材料及能源環保成本持續走高,使得我國紡織品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越來越多的國際買家逐漸轉向歐洲供應商。有數據顯示,中國的薪資年復合增長率超12%,高于經濟增幅,不再具備價格優勢。
除此之外,我國紡織行業正面臨棉花、羊毛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以棉花7月*新銷售價格為例,新疆阿克蘇等地雙28、29級價格維持在 152 0173 3840-16100元/噸,山東等地3128/29級新疆棉報價152 0173 3840-16300元/噸。由于近一段時間部分產棉地區普遍高溫少雨,旱情顯現, 棉花價格只會繼續上漲,市場整體陷入焦灼狀態。
基礎生產設備的高額進口稅、耗資巨大的環保處理等成本問題也日益顯著。有的企業負責人反映,由于成本不斷加大,政策不斷加碼,產業利潤已經非常低,再經營下去都是在做“虧本買賣”。由此可見,紡織企業生產艱難情況非常突出。
亟待企業自身創新轉型 “智慧紡織”值得借鑒
隨著國內紡織品成本價格上漲以及國外優勢的沖擊,我國紡織品出口及內銷吸引力逐年下滑。紡織品產量大,但同質化、品牌老化和缺乏創新能力是不少紡織品企業倒閉的引火索。想要改變頹勢,企業自身未來需在控制成本與行業創新轉型上下功夫。
2017年是我國紡織業轉型升級之年,“智慧紡織”這一概念脫穎而出值得企業借鑒。有報道稱,**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今年落戶于銀川濱河新區,使得紡織品種、品牌向多樣化、高層次產業鏈發展,促進了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
紡織產業應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充分融合應用,“智慧紡織”為傳統紡織企業創新轉型提供了樣板。(中國經濟網記者楊萬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