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06年1至9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出口總值為1212.34億美元,其中出口1077.75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4.15%,實現貿易順差943.16億美元。
從數據看,今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貿易似乎形勢大好,然而,從日前結束的商務部有關貿易形勢的培訓班上傳來的信息表明,2007年我國紡織業受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制裁的影目向,以及出口配額機制不完善、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生產成本加大、市場供需失衡等因素影響,依靠出口帶動產業增長日益困難。此外,世界主要紡織品市場格局面臨調整,使得紡織業更加雪上加霜。
2007年我國紡織業走向如何? 如何避免更大的風險?帶著這些問題,對在該次培訓班上為官員們授課的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友煥博士做了介紹。
不利因素增多
記者:自歐美對我紡織品“特保”設限以來,我國紡織業面臨的新問題是什么?
黎友煥:隨著我國部分非設限產品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繼去年遭遇“特保”后,今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又被反傾銷所困擾。3月,歐盟醞釀對我國8類紡織品進行反傾銷調查;5月,印度初裁我國的綢緞產品存在傾銷;6月,美國對我國聚酯短纖維啟動涉案金額近億美元 的反傾銷調查。近期,歐盟業界還向歐 委會申請對我國出口的亞麻布發起反 傾銷調查。近期美國政府承諾針對越南紡織品自行啟動反傾銷程序,以圖為中國樹立先例。
此外,歐盟議會近日通過決議,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PFOS學名叫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主要用途是防油、防水、防污,被廣泛的用于各種紡織品中。這將成為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又一道技術壁壘。此次歐盟通過的禁令規定,歐盟市場上制成品中PFO。S.的含量不能超過質量的0.005%。而在我國,目前這種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品、地毯、皮鞋、造紙、包裝、印染、洗滌、化妝品、農藥、消防劑及液壓油等制造領域。我國紡織品正面對著日益保守化的國際市場環境。
記者:正如您多次提交給有關部門的研究報告中所強調的,今年以來,我國紡織業面臨的不利因素逐漸增多。在您看來,哪些因素對未來的出口*為重要呢?
黎友煥:對行業有直接影響的是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這將對整個紡織業產生影響。我們認為,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將影響2006年全行業利潤21億元。
面對取消配額的壓力,通過加強區域貿易安排來抵御外部的競爭,這越來越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區域貿易協議考慮的重要內容。全球取消紡織品配額以后,區域內必然對區域外貿易征收歧視性關稅。
此外,成本增加影響行業競爭力的因素加大。1-9月受能源、環境、原材料、勞動力、土地等客觀因素影響,紡織行 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上升了22.73%。
企業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缺乏防范和應對意識
記者:面對國際上的這些不利因素,企業是如何應對的呢?
黎友煥:由于紡織品經營品種的可轉換性較強,出口市場的選擇余地較大等原因,國內紡織企業大多缺乏憂患和防范意識,在“十面埋伏”的形勢下仍存在僥幸心理,對紡織品貿易預警監控系統等應對策略漠不關心。同時企業普遍缺乏行業自律,對一些 發達國家實行的紡織服裝環保標準 (IS0152 0173 3840)和社會責任標準(SA8000) 等國際標準了解不深,也不嚴格按此 標準進行生產和進行認證。由于出口 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低價競爭態 勢,而企業自身自律機制不健全,協調 難度較大,很容易給貿易保護主義提 供借口,引起進口國的抵制。而一旦發 生國外對我紡織服裝產品實施反傾銷調查和實施特別保障措施時,不少出 口企業不積*投入人力、物力實行應 訴,或者缺乏應對的策略準備,客觀上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我紡織品抵制的步步近逼提供了可乘之機。
記者:企業遭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出口不暢,必然會想方設法開拓國內市場,而所謂的“出口轉內銷”有出路嗎?
黎友煥:商務部去年調查的84種紡織品服裝中,86.9%的商品供過于求。隨著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摩擦不斷,歐美甚至恢復對我國部分紡織品設限。出口風險加劇和利潤空間降低,迫使部分出口型企業開始轉作內銷。同時,國際服裝品牌企業也加速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這些新的競爭者多集中在中、高檔服裝市場,使得國內品牌服裝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這也是造成價格指數再度下滑的重要原因。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內需和不斷提升的層次需求,服裝市場呈現出個性化競爭、服務競爭,甚至科技競爭等高層次競爭趨勢。國內市場的價格戰固然還會打下去,但是科技戰、文化戰、差別戰才是真出路。
世界主要紡織品市場格局面臨調整
記者:美歐日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紡織品消費國,是我國紡織品主要出口地。從您*近的研究來看,未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紡織品政策將會有一些什么樣的變化?
黎友煥:目前,紡織品市場出現了如下的幾個新的發展動向:
一是美歐日不同利益團體的博弈加劇。從近期美歐日不同從業者對取消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制度的不同態度來分析,是否對中國紡織品采取新限制措施存在激烈的爭論,美歐日國內利益集團博弈輸贏短時間將勝負難分。
二是由美歐日等發達地區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紡織品貿易流向增加。配額取消后,發達國家市場無疑變得更為開放,但其決不會滿足于這種單邊的優惠,他們迫切要求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以贏得相應的貿易機會。基于發達國家的壓力及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考慮,印度政府已經逐步開放服裝業,取消24%的外商直接投資限額。東盟10個成員國的政府領導人同意在2007年取消一系列產品的關稅,包括紡織品和服裝。
記者:您怎么看待明年的紡織品市場?
黎友煥:在全球紡織品貿易的配額制度取消之后,我國與美歐日等主要進口國間的紡織品服裝貿易總趨勢仍然是穩定增長。**,這符合雙方經濟和貿易的根本利益,美歐日進口企業、大公司和消費者離不開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其次,從各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來看,近一兩年各國大多體現為緩慢、平穩增長,這為中國產品的出口提供了長期的市場機遇和出口潛力。
記者:您明年形勢的隱憂在哪里?
黎友煥:我國紡織業將很難維持長久的出口增長率。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一6月,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總額640.32億美元,同比增加24.49%,占全國商品出口總額4285.93億美元的14.94%。不論是**額還是相對比例,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外依賴度都已經超過50%,再想通過大比例提高出口額來帶動行業增長將日益困難。從長遠發展看,國內市場將是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依托。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