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的20多家分廠,如今只有七八家在生產,大部分都已經停工了。”7月24日,保定集宏興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永紅向記者訴說他們公司當前面臨的形勢。種種情形表明,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河北省紡織行業已經進入了“寒冬期”。
河北省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全省紡織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行業整體形勢加劇惡化,增長速度減緩,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虧損企業虧損額大幅增加,停產、半停產企業不斷增多。
據對全省1035家紡織企業統計,1至5月,共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同比增長14.24%,增長幅度較上年同期下降四成;虧損面為15.27%,虧損總額達到2.5億元 ,同比增長65.75%。其中,紡織業作為保定市的骨干行業,目前停產企業近20%,維持生產的企業,多數也由三班改為兩班作業。
“紡織行業舉步維艱、難以為繼,是受人民幣快速升值、生產成本上漲、國際市場萎縮等多種因素影響造成的。”省紡織行業協會有關人士分析說。
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企業不敢接長期訂單
集宏興服飾有限公司是容城縣一家規模較大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郭永紅說:“受人民幣不斷升值影響,目前我們和外商簽訂的訂單都是在兩個月內結算。遠期的單子哪怕再大,也不敢接了。”
受此影響,該企業產品的出口比重已經降到60%,遠遠低于去年。“我們出口形勢*好的年份,外銷能占到90%以上。”
今年以來,人民幣快速升值勢頭不減,從年初的7.3046∶1到6月30日的6.8591∶1,半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新高紀錄先后50次被改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近6.5%,使以出口為主的紡織企業遭受巨大損失。一些以做二手訂單為生的小企業和加工戶紛紛關門,大企業也大都利潤減少、虧損增加。企業大都縮短訂單周期,很多企業轉供國內市場。
據統計,今年1至5月,全省入統紡織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2億元,同比減少3.45%。
勞動用工短缺人工成本不斷攀升
“我們的紡織大縣高陽,紡織企業用工普遍短缺。”保定市有關部門介紹說,當地規模以上企業缺人工10%至20%,小企業缺30%至40%,行業整體缺工5萬人左右。
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近年來一直受到勞資關系的困擾,企業利潤率的持續走低使得用工短缺現象加劇。企業普遍反映招工難,人員流動量大,一線操作工人普遍缺乏,嚴重影響產量、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今年《勞動合同法》實施,我省提高了*低工資標準,對紡織企業而言,意味著生產經營難度和用工成本進一步增大。據了解,邯鄲海盛威紡織印染集團上半年僅工資及各項附加就增加支出505萬元,高陽縣人力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由55%提高到69%。由于產品附加值普遍較低,不少中小企業勞動力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工資上漲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
7月24日上午,記者走進位于容城縣的保定華菱制衣有限公司。正是上班時間,辦公樓里卻少有人在,一片蕭條冷清。公司董事長何會民無奈地說:“我們目前5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空了很長時間了,根本招不上工人來。”
“如今,我們容城縣紡織服裝行業工人的工資已經比2005年翻了一番。近3年來,工人工資每年都在以20%至30%的漲幅遞增,企業人工成本高了,而我們卻不敢用產品提價的手段消化這部分增加的成本。提價是個雙刃劍,如今,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可謂白熱化,誰提價就意味著誰主動退出市場。”何會民說。
產品結構性過剩紡織品價格下跌
今年以來,紡織品內銷增長速度超過了全社會平均水平,加重了國內紡織品的結構性過剩。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紡織品銷售價格難以與成本同步提升。“上半年,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居高不下,然而紡織產品卻成為少有的價格指數為負數的產品。”有關專家舉例說,80支純棉紗市場價格由年初的5萬元/噸降到目前不到4萬元/噸,120支紗由2006年的7.4萬元/噸降至*近5.4萬元/噸,坯布、印染布平均單價下降幅度從5%至15%不等。
紡織品價格連續大幅下挫,使企業利潤嚴重縮水。一度以高支高密產品**我省紡織業的邯鄲圣綿紡織公司,如今每臺細紗機每天僅有0.4元毛利。據統計,今年1至5月全省入統紡織企業應交增值稅5.09億元,增長幅度僅為3.45%,而去年同期增幅為13.43%。
郭永紅告訴記者,他們為美國一家企業加工的襯衣“一件只掙兩元錢”,平均利潤不到5%。“即便這樣,我們還算是容城縣眾多同行業中利潤高的,很多企業的利潤比我們還低。”
加快結構優化升級是突破困境**出路
“目前,受種種不利因素的連續沖擊,我省紡織服裝行業正經歷著新一輪的行業洗牌。”省紡織行業協會專家分析認為,嚴酷的處境,再一次透視出我省“是紡織服裝大省,卻不是紡織服裝強省”的老病根兒,只有加快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才是突破困境的**出路。
今年3月份,保定依棉與中紡集團合作成立了保定中紡依棉紡織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73億元建設“中紡依棉精品紡織服裝”項目,*終形成年產新型纖維紗2.6萬噸、布6670萬米及服裝200萬件的生產能力。“中紡集團擁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雙方戰略合作對我省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紡織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關人士指出。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常山紡織整體搬遷改造、優化升級項目正在分四期實施,總投資58億元。項目總體完成后,將形成紗錠80萬枚、無梭織機4100臺、針織圓機200臺的生產規模,裝備水平達到國內目前先進水平,年產各種高檔紗線9.5萬噸,高檔服裝面料1.5億米。
面對十分不利的行業形勢,我省部分紡織企業正在加快“轉身”。他們紛紛加大產品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快淘汰有梭織機等落后設備,減少用工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與此同時,為求生存,許多紡織企業已介入或準備介入房地產開發、貿易、金融等其他產業。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紡織企業產生的利潤中,主業外各種輔業所占比重呈逐步增大趨勢。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