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2017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產量、質量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棉花播種面積2896.61萬畝,占全國比重超過60%;棉花產量408.2萬噸,占全國 比重超過74%;優質棉花產量占全國比重達67%。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比重連續兩年超過70%,這表明新疆棉花成為國內棉花供給重要支柱,“一枝獨秀” 的供給格局已經形成——
“這一系列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實施。”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王建紅說。2014年以來,新 疆通過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探索出一條農產品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新路子,實現了全國棉花生產布局的戰略調整,帶動了棉花生產、加 工、流通、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對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價格市場說了算
新疆利華棉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從事棉花收購加工的企業,令公司總經理李德華感到失望的是,2017年棉花市場有所回暖,但新棉價格略有下降,期望中的價格上漲局面并沒有出現,導致企業大面積微利或者無利可賺。
“供給充足是造成棉花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王建紅說。目標價格政策實施以來,棉花市場由“政策市”轉向“市場市”,價格完全由市場形成,內外棉價差總 體呈現下降趨勢。之前,內外棉價差一度高達每噸五六千元,現在內外棉價差基本保持在每噸152 0173 3840元左右。內外棉價差持續保持在一定區間內,有效提高了我國 紡織業競爭力,新疆棉紡產業**繁榮。2014年至2016年,新疆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達900億元,超過了1978年至2013年的投資總額。目前,我 國棉花消費量已再度返回800萬噸以上。
從供給來看,2017年10月份、11月份新棉陸續上市,國內市場在多重保障下供給充足。 2017年全國棉花產量為548.6萬噸,比2016年增加14.2萬噸;2017年我國拋售儲備棉290萬噸;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棉花進 口量為116.5萬噸,同比增長18.2%;棉花替代性產品棉紗進口量為160.1萬噸,同比增長0.6%。棉花及其替代品棉紗供給總量超1000萬噸, 供給大于需求,棉花價格下降在所難免。
王建紅認為,近年來我國棉花需求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國內棉花產需缺口開始加大,近3年國內年均 產需缺口達240萬噸左右。儲備棉輪出是國家穩定市場的重要手段,目前儲備棉規模已經由臨儲政策剛結束時的1100萬噸下降到500萬噸左右,庫存數量趨 于合理。預計未來幾年國內棉花產需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產需缺口會繼續存在。
“進口棉花是填補國內產需缺口的重要渠道。”新疆石河子 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力認為,目前我國對棉花進口實行配額管理,每年89.4萬噸的進口配額已經不能滿足棉紡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此,必須做好兩個方面 的工作,一方面要考慮放寬棉花進口配額和降低滑準稅(指關稅稅率隨著進口貨物價格變動而反方向變動的一種稅率形式,即價格越高,稅率越低)標準;另一方面 要加強中儲棉總公司的業務職能,經營方向由國內轉向國外,利用國際市場資源解決國內棉花供給困境。
向優勢產區集中
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實施以來,我國棉花種植分布格局重新洗牌。2016年至2017年,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比重連續兩年超過70%,已經成為我國棉花生產的“橋頭堡”。
在棉花目標價格補貼的導向和帶動作用下,我國棉花生產以及加工布局發生較大變化,棉花生產向新疆優勢產區聚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棉花生產比較優勢得到充 分發揮。同時,新疆棉花種植結構得到調整,次宜棉區退出棉花生產,實現了種植結構向調好、調順、調優轉變。2017年4月份,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建立糧食 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其中以新疆為重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主產區為補充,劃定棉花生產保護區3500萬畝。這將進一步推動棉 花生產向新疆等優勢產區集中。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增態勢。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的調查結 果顯示,2018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419.08萬畝,同比增長0.13%。其中,新疆棉農種植意向增長3.12%,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比分別減少 2.21%和9.2%。
新疆哈密大泉灣鄉黃蘆崗村三隊種棉大戶殷戰成2017年種了200畝棉花,總產量達73噸,平均每畝純收入200元至300元,再加上目標價格補貼,預計年收入11萬多元。2018年他打算全部種植機采棉。
王建紅認為,2017年新疆棉花價格雖有所下降,但單產提高、土地租金下降,棉農收益保持穩定,植棉意向高于2016年。特別是2017年3月份,國家 確定棉花目標價格從“一年一定”改為“三年一定”,2017年至2019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86萬元,進一步增強了新疆棉農信心。
與新疆相比,內地棉花種植規模小而分散,棉農收入少,植棉意愿逐年下降。過去幾年,國家對內地棉花補貼政策與新疆有所不同,補貼效果不明顯。王建紅希望國家對內地和新疆棉農采取一視同仁的補貼政策,借鑒新疆比較成熟的補貼方式,盡早研究推出適合內地的棉花補貼政策。
供給質量明顯提升
李德華明顯感覺到自從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政策以來,棉農改變了只重視產量、不重視質量的種植習慣,新疆棉花質量穩步提升,新疆優質棉花產量占國內比重由改革前的56%提高至67%。
王建紅認為,目標價格政策的實施徹底改變了棉花供給和需求相互割裂、生產與市場相脫離的局面,市場競爭機制重新發揮了資源配置作用,產業上下游市場意 識、質量意識不斷增強,農民選擇棉種更注重適銷對路,軋花廠更注重細分等級。特別是隨著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倒逼棉花生產端更加注重棉花質量。2017 年,新疆開展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與質量掛鉤試點工作,鼓勵棉農和加工企業通過分等采摘、分級堆垛及加工等方式提升棉花質量,有效鞏固和提高新疆棉花的 質量和品牌。
2017年,新疆新棉質量同比明顯轉好,特別是北疆棉花品種選擇、種植管理等工作到位,棉花一致性好于往年。數據顯示,2017年新疆棉花多項質量指標同比大幅提高,“雙28”“雙29”以上等級棉花占比均高于上年同期,并呈現出北疆好于南疆的態勢。
近年來,我國棉花質量穩步上升,國產棉使用量逐步增長,特別是新疆部分產棉區的優質棉已經成為一些中高端棉紡企業的**。但是,隨著國內紡織企業轉型, 棉花產業鏈下游對優質棉花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國內高品質棉花產量仍然難以滿足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一些企業不得不通過進口高品質的美棉、澳棉來填補國內高 品質棉花缺口。“隨著國內高品質、高等級棉花的有效供給增加,預計將進一步降低紡織企業對進口棉花的依存度。”王建紅說。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8-01/11/content_353507.htm;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