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李付廣團隊對陸地棉核糖體蛋白基因GhRPL18A-6在棉花抗黃萎病過程中的功能和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工業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該研究團隊發現,該基因能調控細胞壁合成、木質素合成等與抗病相關通路基因的表達,并在多個生長階段提高轉基因棉花的抗性水平。該研究為解析棉花黃萎病抗性提供了思路,并為抗病品種分子育種提供了新的抗病基因及種質資源。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纖維材料。棉花黃萎病堪稱棉花“癌癥”,防治十分困難,每年由于黃萎病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克服黃萎病已經成為棉花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陸地棉遺傳背景狹窄,缺乏黃萎病抗性種質資源材料,通過傳統育種方法很難在短期內培育出抗性品種。因此,挖掘抗黃萎病基因對改良棉花種植品種的黃萎病抗性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通過干涉GhARPL18A-6基因的表達,使得棉花對黃萎病菌(大麗輪枝菌)表現出敏感性,結合基因在病菌侵染下的表達模式,證實GhARPL18A-6參與棉花的抗病調控。轉基因植株的苗期抗黃萎病鑒定及連續兩年的病圃成株期抗病鑒定表明,GhARPL18A-6的過量表達能夠增強棉花的黃萎病抗性。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大麗輪枝菌侵染條件下,轉基因材料相對于受體材料,其木質部薄壁組織細胞壁的木質化及活性氧爆發均更為明顯,莖稈及根中大麗輪枝菌的定殖量更少,一些與抗病相關的標記基因表達量有更為明顯的上調表達。表達譜分析表明,轉基因材料在接種大麗輪枝菌后引起不同于對照組的細胞壁合成、木質素合成、蔗糖代謝等相關通路基因的上調表達。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支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