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物價局對夏津、禹城、慶云、樂陵、武城5縣市45個農調戶今年種植的152 0173 3840畝棉花生產成本與收益情況的調查,與上年相比:棉花單產、出售價格、生產成本全線上升,現金收益和凈利潤增加。
一是畝產量提高。調查資料匯總結果顯示,雖然在棉花采摘期間遭遇了十多天的連陰雨天氣,棉花產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今年我市棉花仍獲高產,平均畝產85公斤,同比增加2%,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一是今春以來我市降水適中,溫度較高,光照充沛,病蟲害較輕發生。二是7至8月份溫度適中,光照條件好,提高了伏桃和早秋桃的結桃率,使今年棉花開放早,減輕了陰雨天氣對棉花產量的影響,據調查,在陰雨天氣來臨之前,我市棉花采摘量已達80%左右。三是棉農普遍選用了優良品種,采用了地膜覆蓋,為棉花增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平均出售價格提高、產值增加。一方面,受棉花需求旺盛、植棉成本上升、棉農心理預期較高等因素的影響,今年我市棉花價格呈高開高走態勢。調查戶每50公斤主產品預計平均出售價格635.07元,同比增加4.5%。按此價格計算,棉花畝主產品產值1079.62元,同比增加6.6%。另一方面,年初以來棉籽油、棉粕等價格上漲,我市各榨油企業都開足馬力生產,用籽量較大,市場的供不應求使棉籽價格一路走高。據調查,今年新棉上市以來,棉籽價格在9月初每公斤 2元的基礎上逐漸上升,目前為2.9元,*高時達3元,同比上漲80%以上,創歷史*高水平。預計棉花畝副產品產值達367.46元,同比增加58.5%。棉籽價格的上漲對籽棉收購價格是個有利的支撐,因此,棉花總產值同比增加已成定局,預計畝可實現產值1447.08元,同比增加16.3%。
三是生產成本上升。調查戶平均畝生產成本為790.54元,同比增加7.3%。主要是物質與服務費用增加4.3%和人工成本增加9.7%所致:(1)物質與服務費用小幅增加。據調查,今年農民在棉花上舍得投入,且科學種田意識增強,農家肥等有機肥的使用量增加,使農家肥費由上年的23.94元增加到今年的50.54元,增幅111.1%。同時,今年農膜價格上漲,調查戶平均價格12.6元/公斤,同比增加11.5%。因此,在農膜用量較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農膜費由上年的27.11元增加到今年的31.64元,增幅16.7%。兩個指標共同作用,使棉花平均畝物質與服務費用由上年的327.43元增加到今年的341.4元,增幅4.3%。(2)人工成本上升。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今年我市提高了勞動日工價,由13.6元提高到15.1元。因此,在調查戶平均畝用工29.6個,比去年減少1.3個的情況下,人工成本卻由去年的409.38元增加到今年的449.14元,增幅9.7%。
四是現金收益、凈利潤增加。在產量增加、平均出售價格提高、產值增幅較大的強力推動下,今年棉花種植獲得好收成。預計畝現金收益1095.77元,同比增加20.5%;凈利潤571.11元,增加27%。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收益年份,僅次于2003年的收益水平,并且,我市棉花生產已連續三年取得較好收益。
五是棉花生產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通過調查發現,雖然今年棉花將獲得高收益,但與小麥、玉米復種效益基本持平,不顯優勢,且與種植糧食比較,棉花投入多、機械作業率低、勞動用工多、政府扶持力度小,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性,因此,希望各級政府加大對棉花生產的扶持力度,確保棉花生產的穩定發展。同時,在調查中也發現,雖然多數農戶選購了優質抗蟲棉品種,但并沒有提高產量,有的還不如農戶自留的種子產量高。主要是目前種子市場比較混亂,一些商販為獲高額利潤,將棉花種子以次充好進行銷售,給棉農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切實保護棉農利益,使農民獲得更好的種植效益。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