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和公益性行業棉花專項組于2009年對16個產棉省市區、152 0173 3840個定點縣團場、5472戶定點農戶進行全程跟蹤監測,其中關于種植制度和種植模式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調查,并結合兩熟和多熟集中大縣進行校正,獲得大量當前*新棉花生產情況,發布全國棉花栽培監測的簡要報告,供決策參考。
一、栽培技術
1、普及促早化技術。我國棉花生產繼續采用“不栽就蓋”和“不蓋就栽”技術。監測結果顯示,全國育苗移栽(含營養缽、基質、穴盤和水浮4種方法)占播種面積的23.8%,比2008年(均與2008年比,后同,省略)減6.6個百分點。地膜覆蓋占70.4%,增3.3個百分點。既栽(育苗移栽)又蓋(地膜覆蓋)之和占面積的94.2%,減3.3個百分點。大田直播占5.8%,增3.4個百分點。在地膜覆蓋中,常規地膜覆蓋占45.3%,增8.8個百分點;寬膜覆蓋占19.9%,減4.0個百分點;雙膜棉(育苗移栽加地膜覆蓋)占5.2%,減1.5個百分點。分析表明,雙膜棉、寬膜覆蓋面積的減少與大田直播面積的增加揭示棉花生產投入的減少,反映金融危機對棉花生產沖擊的不良后果。
進一步分析,長江以常規育苗移栽為主,占面積的85.1%,增6.9個百分點;常規地膜覆蓋占8.8%,增3.0個百分點。雙膜棉占2.1%,減10.1個百分點。長江中下游直播棉增0.8個百分點(表1)。黃河常規育苗移栽占8.8%,減17.2個百分點;地膜覆蓋占84.2%,增13.3個百分點,其中常規地膜覆蓋增9.5個百分點,雙膜棉增3.8個百分點,這與雜交棉擴大種植面積有關;直播占7.0%,增3.8個百分點。西北地膜覆蓋占95.9%,其中常規地膜覆蓋占34.6%,增13.2個百分點;寬膜覆蓋占61.3%,減13.7個百分點。
2、收獲密度增加,扭轉連續4年密度的減少。密度與成鈴數是單產構成的關鍵要素。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全國棉花密度有所增加,收獲密度5312株/畝,增206株/畝,增4.0%(表2)。其中:長江1475株/畝,減57株/畝,減3.7%。黃河3146株/畝,增128株/畝,增4.2%。西北13408株/畝,增859株/畝,增6.8%。
分析指出,2009年西北和黃河流域播種出苗季節天氣好,早春氣溫回升早,寒潮強度低,氣溫高,播種出苗順利,苗全苗齊,種植密度普遍增加。然而,長江流域移栽季節天氣不好,低溫多雨,移栽密度繼續下降,沒有實現增密目標。
3、單株成鈴略減。單株成鈴數是產量構成的關鍵要素(表2)。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全國平均成鈴數11.4個/株,增0.1個/株,增0.9%。三大產區單株成鈴數:長江31.6個/株,由于本流域密度減少,單株成鈴增加,實際增2.2個/株,增7.5%。黃河16.9個/株,減0.1個/株,減0.6%。西北5.5個/株,減0.4個/株,減6.8%。
4、增產構成要素分析。全國棉花收獲密度增4.0%;單株成鈴增0.1個,增0.9%,單位面積成鈴增2859個/畝,增5.0%。2009中國棉花生長指數103,表明棉花長勢好于2008年,具有增產3%的潛力,產量性狀與生長指數相吻合。
二、復種指數和種植模式
1、復種指數。復種指數是指全年總收獲面積占耕地面積的百分率。監測顯示,2009年棉田復種指數為150%,增3個百分點,三大流域都增加了2~3個百分點,其中長江受油菜保護價影響,西北進一步擴大果棉間作面積。全國一熟制棉田占播種面積的55.4%,面積4123萬畝;兩熟制占播種面積的42.5%,面積3167萬畝;多熟(三熟、四熟以上)占播種面積的2.1%,面積154萬畝(表3)。各流域復種指數,長江192%,增2個百分點,即本流域棉田兩熟和多熟面積增41萬畝。黃河146%,增2個百分點,主要是麥茬移栽棉面積增加。西北為122%,增3個百分點,本流域棉田中棉間作棗、杏和葡萄等果樹的面積繼續增加。
2、棉田兩熟和多熟種植模式。一是棉田套種(栽)模式占兩熟面積的89.0%,面積3470萬畝。其中:麥棉套種(栽)占兩熟面積的19.5%,分布于黃河,其中河南麥棉套占其兩熟面積的72%,其次在魯西南,占兩熟面積的35.0%。多種瓜類與棉花間作套作占兩熟面積的17.5%,各地都有分布。油套棉占兩熟面積的7.9%,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蒜或蔥套種(栽)棉占兩熟面積的16.0%,分別于黃河,集中在濟寧、菏澤和徐州等。南疆果棉間作發展很快,面積超500萬畝。二是棉田連作復種占種植面積的11.0%,面積429萬畝。主要模式:長江油后棉占其兩熟面積的40.3%,已成為主要模式;小麥收獲后移栽或直播棉花占兩熟面積的1.9%,主要分布于南襄盆地,黃淮平原也呈發展態勢。(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 毛樹春 馮 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