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在一片難望邊際的大田之中,木吉提拜迪騎著摩托,帶著老婆孩子,準備到自己的小田里春忙。
這是在新疆巴楚縣的阿納庫勒鄉,木吉提拜迪路過的這片土地規模共計10萬畝,去年年底通過土地流轉已全部整合,即將首次進行機械化、規?;y一種植。
地處葉爾羌河下游的巴楚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的一脈綠洲,降水稀少,地下水位高,土地鹽漬化嚴重。
即使是種植耐旱的棉花,也常因為這里土地條件差和缺水,農民收成微薄。木吉提拜迪告訴記者,眼前的這片大田過去有不少都是撂荒地,“村民們有水就種一下,沒水了就不種?!?/span>
與南疆絕大多數地方一樣,巴楚的棉花種植依然是采取漫灌和人工。過去的2017年,對木吉提拜迪和很多村民來說尤其辛苦,不僅因為8月份遇到冰雹讓收成銳減,10月份的采棉季又趕上了“用工荒”,摘棉花招不到人。巴楚縣農林局局長劉鄂豫說:“很多地里的棉花一直到今年的元月才摘完,大家累得夠嗆?!?/span>
在北疆,尤其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田,早已大規模實現高效節水和全程機械化。面對南北疆之間的巨大差距,“再這樣搞不行,脫貧攻堅干不成?!眲⒍踉ヅc許多干部很清楚,棉田升級的壓力已迫在眉睫,**的路徑就是土地流轉,“像兵團一樣,搞規模化大田種植。”
恰在此時,一家新疆本土的農資企業經過長期調研,決意投身機采棉事業。巴楚縣與其一拍即合。“久旱逢甘霖”,僅僅數月,阿納庫勒鄉等4個鄉鎮27個村的10萬畝土地全部完成流轉,統一交由企業托管。
春耕在即,今年的木吉提拜迪**次有了解脫的感覺。他的22畝地含在全村3500畝之內,都已完成流轉,每畝一年可拿到500元的土地流轉費。而另外10畝地因為不連片,暫時沒法流轉,木吉提拜迪略感遺憾,“就自己先種著吧”。
經過大型整地機械的平整,10萬畝土地已從過去小家小戶的條田,變成了巨大的無埂田。眼下,多臺現代化農機正穿梭其間,自動播種,鋪設地膜、滴灌帶?!斑@是巴楚縣史無前例的一次全程機械化植棉?!眲⒍踉フf。
3600多個家庭參與了土地流轉,其中近50%是貧困戶,除了平均每畝每年500元的土地流轉費,只要今年產量高于380公斤/畝,還能拿到額外的分紅。
種了20年地的木吉提拜迪,將跟其他貧困戶一道“返聘”于棉田,按照一人管理100畝-200畝的標準維護棉田。
巴楚縣現如今是全國*大的棉花儲備庫,也是南疆重要的棉花集散地。根據巴楚縣的規劃,到2020年,將保證每家都有一個勞動力轉移,工業園區、衛星工廠、政府購買的社會服務、特色林果合作社等多元產業正等待著他們。
(來源:新華社;記者:李志浩、關俏俏;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www.szlhsb.com/2018-04/01/c_1122621696.htm)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