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盛夏時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52 0173 3840團14連的棉花試驗田里一片郁郁蔥蔥,幾乎每一片棉葉上,都能看見蚜蟲的天敵——草蛉和瓢蟲?!捌渌尢镆呀洿蛄?次農藥了,我家才打了2次,雖然藥量減少了,但棉花長勢更好?!狈N棉戶李加新說。
7月下旬是棉花從開花到結鈴的關鍵期,也是病蟲害防治與水肥管理的重要階段。一般情況下,棉花在苗期階段需要施用2~3次農藥,以預防和防治害蟲。而在試驗田,棉花前期不噴灑農藥,通過采取相應的拌種技術,棉種吸收藥液后,抵抗棉蚜危害的持效期可達40至50天。因為前期不用農藥,保護了棉花害蟲的天敵,為棉花生長中后期抑制蚜蟲或其他害蟲提供了保障,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逐步改善棉田生態環境。
去年,當地棉花主要害蟲大面積發生,造成嚴重減產。種棉戶為防治蟲害多次、大量噴灑農藥,普遍施藥7至10次,有的甚至達到15次,農藥殘留給土地帶來負擔,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一些種棉戶環保意識不強,經常打‘安慰藥’‘放心藥’,甚至針對同一種防治對象使用幾種不同的農藥?!毙陆r墾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振輝告訴筆者,新疆北疆地區棉田存在過度施用和濫用化肥、農藥的情況,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和害蟲抗藥性增加。比如,磷肥施用過多就會造成土壤板結,氮肥施用過多會讓有效氮尚未利用就揮發掉,導致農民購買化肥成本升高。
“培養‘天敵’,利用‘天敵’,取代農藥,消滅害蟲?!苯衲辏陆r墾科學院提出的棉花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管理方案為保護棉田生態環境、確保棉花質量和產量開辟了一條新路。該院主持開展的“新疆北疆棉區棉花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研究與示范”研究方案提出,*大限度地保護棉花害蟲的天敵,為其提供繁殖場所,從而以蟲治蟲預防蟲害。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棉花“雙減”項目首席專家陸宴輝認為,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會影響農田的生物多樣性,發揮科技作用減少農藥使用量,是一條必走之路。他表示,通過棉種包衣技術可以控制早期害蟲發生;苦參堿等生物農藥的使用,不但可以控制害蟲數量,還會減少對其天敵的傷害。
對此,課題組針對北疆棉區棉花生長情況,研究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針對棉花育期不同病蟲危害特點,突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理念,采取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加強物理防治、輔助化學防治的防控策略。同時,建議注重合理用藥、隱蔽用藥、精準用藥,降低化學農藥用量,為到2020年全國化肥農藥使用實現零增長作出貢獻。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時間:20180810;鏈接:http://www.szlhsb.com.cn/kjpd/njtg/201808/t20180810_1397033.htm)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