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美國STS公司、柔詩寶集團美國專業展銷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6月15日到17日在紐約舉行。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際商會紡織行業常務副會長張延愷介紹了展覽會的籌備情況,對明年1月中國紡織品進入“后配額時代”前景表示樂觀,但與會媒介對美方控制簽證帶來的負面影響表示關注。
一年一度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在紐約已有5年的歷史,在2000年的首屆展覽中,中國紡織品和服裝不僅以其規模和高質量受到美國同行的肯定,更以4.25億美元的成交額獲得圓滿成功。以后每年都在首屆的基礎上,以30%左右的成交率逐年增長。“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不僅為兩國紡織業搭起了貿易的橋梁和平臺,同時也帶動了旅游與其它項目的發展,為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起到了積*的促進作用。
中國國際商會紡織行業常務副會長張延愷說,過去4年來共有超過1000多家優秀的中國服裝、面料、以及家用紡織品生產經營企業赴美參展,這些企業帶來了適合美國消費者需要的優質產品,受到了美國客戶的普遍歡迎,到會的觀眾逐年增加,2003年的觀眾超過5000人次。展覽會在美國主流社會商貿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成為兩國經貿界人士加深了解,促進合作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中國企業界人士赴美簽證越來越難申請。張延愷說,過去幾年中國紡織企業來美簽證的拒簽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拒簽率在2000年為10%至20%,2001年上升到30%,2002年為40%,今年竟高達50%。由于美方簽證的原因,導致今年申請來美的250多廠家減少到152 0173 3840家,參展人員從420多人減少到200多人,中方一些企業因簽證受阻不得不中斷籌備工作,損失很大。張延愷指出,這對中美間正常的貿易往來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也使這次展覽會不得不縮小規模。而真實情況是在過去幾年里,中國參展的數千人員遵守美國的法律,更沒有出現過滯美不歸的現象。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商務參贊苑占領表示,中國理解美方自“911”恐怖襲擊事件后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單純針對中國,但如此高的拒簽率給中方,同時也給美國企業界和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東北某企業與美方簽了合同,并把數百萬美元設備運到紐約,但中方代表卻遲遲得不到赴美的簽證,結果這些設備至今仍閑置在紐約的倉庫中。有關人士希望,美國新聞界和企業界人士向美國商務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反應和呼吁,改進美方簽證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要讓政治或其它因素影響兩國正常的經貿往來,也不要只對赴美采購波音飛機和農產品的代表團簽證一路開綠燈。要知道,中國其它經貿代表團到美國來,除了從事一般的商業往來外,他們更多的是著眼未來,尋求長遠、穩定的合作伙伴。
有記者問明年1月1日對中國紡織配額取消后,將對中國紡織業產生什么影響時,張延愷副會長表示,這標志著中國的紡織品進出口業務將進入“后配額時代”,中國與美歐等紡織品消費大國的合作,特別是美國在這一領域與中國有著廣闊的聯系,也會進入共贏和共同發展的時代,前景令人樂觀。張延愷說,從專業角度看,紡織產品有三大領域,一是服裝,二是家庭裝飾品,三是工業、交通、醫藥、農業等專用品。中國服裝制造業的水平,無論從設計、質量、還是價格方面,都處于****水平,而在第二和第三領域則相對落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莊重的履行自己的承諾,中美紡織業隨著在第二和第三領域合作的展開,磨擦會逐漸減少,但如果個別人或少數產業制造人為的障礙,中國紡織業也是反對的。
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迎來了5歲的生日,在主辦單位和參展商的共同努力下,展覽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這次在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舉辦的展覽占地面積4500多平方米,來自國內14個省市的企業界帶來了包括男女服裝、休閑裝、童裝、服飾、各種面料、家用紡織品系列等豐富多彩的展品。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