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018年,新疆自治區繼續調整完善自治區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注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原“三項補貼”政策相銜接,將保障糧食安全繼續作為調整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的首要任務,在保障全區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種植青貯飼料、苜蓿和優勢特色農作物對耕地實行保護,積*鼓勵和引導農民進行結構調整,自覺提升耕地地力,推進自治區畜牧業和特色產業協調發展。補貼對象為所有合法的實際農業種植者(含農場職工)。補貼標準為:種植冬小麥的耕地,每畝補貼152 0173 3840元;種植春小麥的耕地,每畝補貼115元;種植青貯飼料、苜蓿的耕地,每畝補貼100元;種植玉米(不含復播)和特色經濟作物(不含棉花、甜菜、瓜果、露地蔬菜等)的耕地,每畝補貼18元。玉米用于青貯或收獲籽粒由各地據情核實確定,用于青貯的按每畝100元標準進行補貼,用于收獲籽粒的按每畝18元標準進行補貼。特色作物由各地(州、市)從具有本地特色并達到一定規模的作物中選擇2-3種進行補貼。
2、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為有效保障棉農基本收益,促進棉花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現階段發展要求的農產品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繼續在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棉花目標價格水平三年一定,2017—2019年為每噸18600元。補貼資金采取“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付給棉花實際種植者。
3、農機購置補貼。中央財政資金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15大類38個小類123個品目。補貼范圍內的機具實行敞開補貼,機具應具備以下資質之一:一是獲得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證書(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二是獲得農機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三是列入農機自愿性認證采信試點范圍,獲得農機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補貼標準:一般補貼機具每檔次產品補貼額原則上按不超過該檔產品上年平均銷售價格的30%測算,同時不超過農業部發布的通用類農業機械*高補貼限額;南疆五地州一般補貼機具相應檔次補貼額可按照本地區農機市場均價的30%足額測算。農業農村部規定: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擠奶機械、烘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2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免耕播種機、大型聯合收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25萬元;大型棉花采摘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60萬元。具體標準參照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補貼操作方式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兌付、直補到卡(戶)”。具體實施操作以縣鄉為主。
4、農機報廢更新補貼。2018年,我區繼續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補貼標準按報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機型和類別確定,拖拉機根據馬力段的不同補貼額從500元到1.1萬元不等,聯合收割機根據喂入量(或收割行數)的不同分為3000元到1.8萬元不等。補貼方式為對報廢舊機具并申請購置新機具的農戶給予報廢補貼和更新購置補貼,若只報廢舊機具而不購置新機具的,無報廢補貼。
5、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以提升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為主要內容,積*支持和鼓勵農業職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各類專業合作社、農牧業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承擔培育工作。
6、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能力建設。以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帶動力強的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和示范家庭農場為扶持對象,支持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提高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能力。
7、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針對糧食等主導產業和農民急需的關鍵環節,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推廣綠色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8、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推進省級信貸擔保機構向市縣延伸,實現實質性運營。重點服務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小微企業,聚焦糧食生產、畜牧水產養殖、優勢特色產業、農村新業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機裝備設施、綠色生產和農業標準化等關鍵環節,提供方便快捷、費用低廉的信貸擔保服務。支持各地采取擔保費補助、業務獎補等方式,加快做大農業信貸擔保貸款規模。
9、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2018年起,在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已完成土地確權的縣(市)開展冬小麥休耕試點,試點面積10萬畝。其中:和田地區洛浦縣2萬畝、和田縣2萬畝、墨玉縣1萬畝;喀什地區葉城縣休耕面積2萬畝;麥蓋提縣休耕面積3萬畝。休耕區域相對集中,休耕地塊“一定三年”,即從2018年開始,每年休耕10萬畝,每畝每年補貼500元。
10、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國家繼續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認定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適當支持。依托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建成一批規模化原料生產大基地,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將產業園打造為品牌突出、業態合理、效益顯著、生態良好的鄉村產業興旺**區。貧困地區要突出搞好產業扶貧,將產業園建設成為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重要平臺。
11、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以鎮為平臺,引導帶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加強農產品產地加工、包裝、營銷等,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多功能性,發展休閑農業、智慧農業、農業文化產業,支持農業產業化,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12、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范,依托現有的農村信息服務、金融保險、電商等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完善功能,達到技術、市場、商務、政務等信息一站式服務。
13、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支持實施意愿較高、完成任務好的農業縣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創新,探索公益性與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允許農技人員開展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等形式增值服務并合理取酬。2018年自治區支持56個縣(市、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支持32個貧困縣開展農技推廣特聘計劃,每縣招募5名農技特聘員開展農技推廣服務。
14、農機深松作業補助。2018年,自治區繼續開展農機深松作業補助試點。補助對象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也可以是開展農機深松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戶);補助資金按照每畝不超過30元的標準兌付,深松作業深度不少于40cm,同一地塊三年內安排實施一次深松作業補助,不得重復。補助程序按照“農民自愿、定額補助、先作后補、先公示后兌付”的方式實行,由補助對象向村委會提出、由鄉鎮政府確認驗收、縣級農機、財政部門抽查復核、審核兌付。
1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政策。在繼續完成2017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工作基礎上,確定2018年在15個縣(區)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央財政安排新疆2018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補助經費2760.6萬元,確權任務面積為276.06萬畝。其中,南疆四地州共5個縣,確權任務149.34萬畝;北疆共10個縣(區),確權任務126.72萬畝。中央財政補助10元/畝,自治區財政補助北疆5元/畝、南疆四地州8元/畝。
16、推廣地膜清潔生產技術。2018年,在全區創建40個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范縣,開展整縣推進廢舊地膜回收利用試點,全面推廣使用符合自治區地方強制性標準的地膜,地膜厚度不得低于0.01毫米,耐候期不得低于180天。建立地膜回收補貼和激勵機制,扶持培育地膜回收專業組織,實施廢舊地膜加工能力建設,開展全降解地膜試驗示范和農田地膜殘留監測,實現示范縣(市、區)當季農田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17、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納入中央財政保險保費補貼范圍的品種為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膠。按照農業保險“自主自愿”等原則,農民繳納保費比例由各省自主確定,一般不超過20%,其余部分由各級財政按比例承擔。
(來源:新疆日報;時間:20181226;鏈接:http://wap.xjdaily.com/xjrb/20181226/121473.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