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鄭州棉花期貨市場一直處于高位小幅震蕩中,主力合約CF603總體震蕩區間在152 0173 3840—15000元/噸,期間,多次下探考驗15000整數關口的支撐,目前形成一個窄幅整理的態勢,在窄幅震蕩中上下求索。這說明市場觀望氣氛較濃,15000元/噸成為期價的心理支撐價位,也是后期市場走勢的關鍵價位。業內人士稱近段時間鄭棉處于整理期,方向不明,多空雙方尤為謹慎,交投清淡,所以呈窄幅震蕩格局。這主要是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市場缺乏指引所致,后市鄭棉走勢將受新棉價格、棉花進口配額、人民幣是否將繼續升值以及銀行政策調整等諸多等因素影響。特別是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如果發放時間、數量和方式已經成為事實,將會**鄭棉走出明朗行情。
15000元/噸是分水嶺
進入11月以來,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CF603以15065元/噸開盤,震蕩盤升*高至152 0173 3840元/噸,之后逐步下探至15005元/噸,止跌回彈至15310元/噸,無力上攻,再度下滑,逼近15000元/噸整數關口。“盤面趨弱,多空都較為謹慎,后市進一步走弱的可能性較大。”部分業內人士如是說。由于新棉收購價格高,3級棉加工后成本都在14000元/噸以上,在現貨市場支撐下,15000元/噸成為期價的關鍵價位,期價能否跌破15000元/噸被看作后期市場走勢的關鍵,15000元/噸也就水到渠成地成為鄭棉走勢的分水嶺。
“如果期價跌破15000元/噸,將會打開下行通道,直達14600元/噸左右。”一位業內人士感嘆。期貨市場依據現貨市場,鄭棉窄幅震蕩主要依據現貨市場的盤整。他說,現貨市場平穩運行,新棉價格在14000元/噸以上,棉花市場存在300多萬噸缺口,中美紡織品談判達成一致協議,這些是支撐期價窄幅震蕩的主要利多因素。
從現貨面來看,市場主要受到以下四個因素制約:一、紡織市場產品銷售不暢,前景不明朗。一方面,美國商務部11月23日宣布,美國已經放棄了所有未決的對中國紡織品進口做出配額限制的請求,美國紡織團體對中國紡織品進口所提出的24項未決的“特保”請求已經被放棄。雖然中美紡織談判已于11月8日達成了一致協議,雙方就紡織品出口數量和基數也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美國紡織團體一刻沒有停歇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特保”。在美國政府對于中國紡織品“特赦”的同時,美國紡織品商仍然沒有停止對中國紡織品的攻擊,他們表示將會繼續監視中國紡織品的進口情況。看來,中美紡織品之間的事還真是沒完沒了。另一方面,歐盟訂單在有配額管理前提下,“年底紡織市場火一把,次年初出口市場搶一把”的現象已難尋覓,今后紡織市場平穩運行將成主流。據某主營歐洲業務的紡織品服裝外貿公司反映,目前輸歐訂單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近期訂單沒有大增大減的趨勢。受此影響,棉紡織廠清淡的銷售狀況沒有明顯改善,部分廠家的銷售狀況持續惡化,控制棉花庫存成為大部分棉紡廠補庫的**方式。
二、而紡織企業資金緊張,大部分棉紡企業都將棉花庫存維持*低限,或者降低棉花的使用量。臨近年底,許多大型紡織企業還貸壓力較大,加之年底分紅、福利等分流企業較多資金,資金緊張現象較為明顯。部分企業由于銷售不暢,成品庫存壓力較大。據某棉紡廠反映:“現在紗線賠本銷售都沒人要,更別說按保本價銷售了,現在廠里的開機率降至80%左右,庫存壓力仍然很大”,成品庫存占用大量流動資金,造成企業棉花庫存低位徘徊。
三、市場存在較大變數,棉紡企業觀望氣氛較濃。大部分紡企產品銷售利潤受到一定壓縮,認為目前國內棉價過高,持觀望心理的較多。另一方面,棉花進口配額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威脅著國內棉花市場,當前大多數紡企都在等待配額,從而買便宜的進口棉,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對國內棉花的需求。
四、隨著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銀行間外匯市場將推出做市商制度,近期已頻頻創出新高的人民幣匯率再度攀升,25日美元兌人民幣現鈔買入價首度跌破8元整數關口,創下自中國匯率制度改革以來的新高。銀行政策的調整也是影響期貨市場走勢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期價一直沒有跌破15000元/噸,主要是受現貨面的支撐。”一位業內人士也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認為當前現貨市場僵持,*主要的利多因素——缺口論早已經被市場所消化,而且在當前資源供大于需的情況下,利空因素盡現。如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是遲早的事情,棉花進口配額發放的相關問題,都是鄭棉市場上行的阻力。
在需求相對縮小的情況下,棉價上漲確實困難重重。在缺乏現貨面的支撐下,鄭棉上漲又談何容易。
配額影響不可小視
*近棉花進口配額之說在業內沸沸揚揚,關于棉花進口配額一事,各個網站就出現了很多版本,分別對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時間、數量和進口方式進行了猜測。無論國家什么時間發放,數量多少,以怎樣的方式發放,似乎對當前的棉花行業都是利空,為此,在這種傳言中,棉花期貨和電子撮合在上周后兩個交易日連連下挫。棉花進口配額究竟將會給國內棉花市場帶來多大影響?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
“按美國農業部的報告,中國將進口棉花348萬噸,如果從12月份開始進口到明年9月底結束共10個月的時間,每個月需進口35萬噸,進口的壓力可見一斑。”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娓娓道來。有業內人士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SM級棉花適用不同稅率所得出的11月23日港口提貨平均價與23日電子撮合MA512均價進行了比較,向記者解析了進口配額的發放將帶來的影響。
按5%關稅計算:1、美國SJV SM級1-1/8"港口現貨價68美分/磅。0.68×8.08×2.205×1000×(1+5%)×(1+13%)=14375元
2、美國MOT SM級1-1/16"港口現貨價57.31美分/磅。0.5731×8.08×2.205×1000×(1+5%)×(1+13%)=12115元
3、哈薩克斯坦SM級1-3/32"港口現貨價62.81美分/磅。0.6281×8.08×2.205×1000×(1+5%)×(1+13%)=13278元
4、澳大利亞SM級1-1/8"港口現貨價65.73美分/磅。0.6573×8.08×2.205×1000×(1+5%)×(1+13%)=13895元
5、印度SM級1-1/8"港口現貨價 58.7美分/磅。0.587×8.08×2.205×1000×(1+5%)×(1+13%)=12409元
6、巴西SM級1-1/8"港口現貨價 62.81美分/磅。0.6281×8.08×2.205×1000×(1+5%)×(1+13%)=13278元
以上棉花均價:(14375+12115+13278+13895+12409+13278)/6=13225元/噸,即(0.68+0.5731+0.6281+0.6573+0.587+0.6281)/6=62.56美分,0.6256×8.08×2.205×1000×(1+5%)×(1+13%)=13225元/噸。11月23日電子撮合MA512合同均價為14873元/噸,價差14873-13225=1648元/噸。
如果滑準稅底限提高到10%,則外棉SM級港口現貨價為:0.6256×8.08×2.205×1000×(1+10%)×(1+13%)=13854元/噸,與電子撮合價差為14873-13854=1019元/噸。
如果滑準稅底限提高到7.5%,則外棉SM級港口現貨價為0.6256×8.08×2.205×1000×(1+7.5%)×(1+13%)=13540元/噸,與電子撮合價差為14873-13540=1333元/噸。
如果滑準稅底限降低到3%,則外棉SM級港口現貨價為0.6256×8.08×2.205×1000×(1+3%)×(1+13%)=12973元/噸,與電子撮合價差為14873-12973=1900元/噸。
如果滑準稅底限提高到15%,則外棉SM級港口現貨價為0.6256×8.08×2.205×1000×(1+15%)×(1+13%)=14484元/噸,與電子撮合價差為14873-14484=389元/噸。
由此可見,國家無論選擇何種稅率,外棉的優勢顯而易見。而且國家對稅率的選擇,就是對棉農利益和紡織企業利益的選擇。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農民的補貼更多的是財政直補,而不是提高農產品價格,現在我國正在走這樣的路子,如取消農業稅。另外,我國糧食的重要性遠大于棉花,過分強調棉農利益會降低糧食種植面積,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大量進口棉花將成為趨勢。所以對增發配額部分的關稅稅率期望值不宜過高。
記者在上期《甲方 乙方》這篇文章中分析過,如果在當前的棉花形勢下發放棉花進口配額,將會讓部分棉花企業騎虎難下,繼續維持其惜售行為,在外棉的沖擊下,國內棉價將受到打壓。而且國際棉花價格處于相對低位,而國內棉花價格長期處于高位運行,因此將會對國內現貨價格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導致國內現貨價格上漲受限,從而間接影響到鄭棉走勢。(中華合作時報棉花導刊提供)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