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阿拉山口口岸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是中國面向中亞、西亞距離*近、*便捷的口岸。開關運行后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阿拉山口海關上下齊心協力,凝聚發展共識,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以推動“中歐班列”高效運行為重點,以緊抓綜合保稅區和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為突破點,在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上狠下功夫,在創新制度優勢和服務舉措落實上出實招、辦實事、見實效,全力促進口岸經濟發展。1—5月,阿拉山口口岸通關過貨量1032.8萬噸,同比上升8.9%,實現逆勢增長。
“大‘疫’當前,我們要化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在政策制度落實和服務舉措創新方面激發活力,把阿拉山口口岸打造成動力更強、結構更優、質量更高的重要增長*。”阿拉山口海關關長王傳杰說。
1 精準施策 新業態井噴增長
跨境電商是一種伴隨著網絡全球特征不斷擴大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沒有邊界的貿易方式。作為一種新業態,近年來在內陸中東部地區發展迅猛。處于“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節點的阿拉山口口岸,憑借全國運行數量*多且到達全球線路*廣的中歐班列、全國**的寬準軌鐵路入區的綜合保稅區及國際郵件交換站優勢,具有發展跨境電商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作為口岸新業態,在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之初,就面臨著監管場地選址建設、公鐵聯運如何無縫銜接、海關如何實行高效監管和系統平臺如何支撐保障等諸多問題。如何妥善有效解決并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跨境電商業務在口岸落地生根開花并持續發展,成為當地政府及海關急需破解的難題。
阿拉山口海關主動擔當、提前謀劃,在貫徹落實海關總署關于支持跨境電商發展舉措上,充分學習借鑒北京、鄭州、深圳等地經驗,結合口岸實際找準關鍵環節,抓住關鍵節點、高效對癥施策,主動參與當地跨境電商監管中心規劃設計及建設,將監管場地引入綜保區,充分利用綜保區優惠政策和鐵路便利條件,做好場地規范化建設,跟蹤指導和審核把關各項硬件設施符合海關監管查驗要求,確保了包含兩條智能查驗分揀線、5000平方米的倉儲、辦公區組成的監管中心順利投入使用。
阿拉山口海關還先后組織兩次外出學習調研、5次跨境電商專題研討,開展風險參數維護、數據測試、問題研判、方案優化等工作,有效解決數據入庫、指令識別、系統聯動等問題,協調解決清單布控、精準查驗事宜。
為保障新業務的順利開展,阿拉山口海關從申報審核、布控查驗和卡口核放等方面,集中梳理跨境電商通關流程,繪制流程圖,明晰各部門職責。試行跨境電商車號登記備案作業模式,便于鐵路部門根據海關放行情況進行列車編組,縮減公路運輸司機等候時間。設置跨境電商專門窗口和企業聯絡人,聯合鐵路、企業組建跨境電商工作交流群,跟蹤貨物物流信息,實時通報貨物申報、物流、換裝及放行情況,及時與企業對接通關事宜。實施“清單驗放,匯總申報”模式,實行“7×24”小時預約式通關,以工作時間延長換取通關空間拓展,確保實現當天到達、當天驗放,讓企業運營發展輕裝上陣、快速通關。
硬件設施不斷成熟完善,監管流程不斷創新簡化,使跨境電商業務迅速在口岸蓬勃發展。今年1月21日,阿拉山口口岸試運行出口跨境電商業務以來,就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1—5月,阿拉山口跨境電商出口包裹152 0173 3840.83萬件,貿易額4538萬美元,業務規模已經躍至全國第六。5月以來出口包裹數量激增,5月1日至29日,口岸實現單月申報出口包裹數量突破1000萬件,單月達到1061.57萬件。跨境電商零售業務在阿拉山口口岸呈現強勁開門紅、井噴式增長的蓬勃趨勢。
目前,阿拉山口出口跨境電商“公鐵聯運模式”鐵路“站到站”模式日趨完善,跨境電商貨物通過公路運輸到阿拉山口,在阿拉山口報關,轉鐵路運輸15天可抵達歐洲,相比海運39天,鐵路貨運時間更短,而價格只有空運的20%,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
“跨境電商貨物*看重的就是時效,現在我們服務的跨境電商平臺越來越認同這條線路的效率。”某國際物流平臺負責人陳輝說。
目前,跨境電商出口商品主要為玩具、家具、服飾、日用品等,貨物通過鐵路運輸發往比利時、德國,再向歐盟海關申報進境轉當地郵政或DHL(敦豪快遞)、UPS快遞等進行配送。目前,口岸各部門正積*整合優勢,全力打造口岸跨境電商集散中心。
2 精細服務 綜保區高質量發展
“感謝阿拉山口海關在這個特殊時期,給予我們的大力幫助和扶持,幫我們解決了原材料運輸問題,不但企業生產未受疫情影響,產能甚至比疫情發生前還提高了4倍。”5月23日,阿拉山口綜保區內某生產加工企業負責人霍鵬偉握著前往企業進行走訪的阿拉山口海關副關長閆剛的手,激動地說。
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自2014年封關運營以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19年進出區貨運量首破百萬噸大關,達到103萬噸、貿易值82.4億元,同比分別增加3.2倍、5.9倍,分別占新疆特殊監管區域總值的87.2%、80.6%,在全國132個綜保區中的排名攀升至70位。在口岸經濟面臨嚴重下行壓力背景下,作為可以享受各項優惠政策措施的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一枝獨秀,成為撬動新疆外貿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
在綜保區成功復制推廣“批次進出、集中申報”“一次備案,多次使用”“智能卡口驗放”等10項自貿區監管創新制度的基礎上,阿拉山口海關繼續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證照分離”“單一窗口”建設****全覆蓋,減少企業同類數據項的重復錄入,有效提升綜合服務效率。同時緊貼企業實際需求,對一線入區動植物產品檢驗項目“先入區、后檢測”,創新二線申報“預檢驗”制度,有效解決區內物流貨物重復施驗的問題;并積*推進先放行后改單、一對一企業聯絡員、企業自主備案等一批創新服務制度落地生根,一批批海關業務核批手續得到簡化,企業少跑腿,多辦事,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口碑形象同步大幅提升。
在做好優化內部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阿拉山口海關積*主動協調聯系博州、阿拉山口市及綜保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通報海關14條支持綜保區發展措施落實情況,并就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事中事后監管等體制機制創新進行探討;就進一步推動綜保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達成“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共識,學習成都、重慶、鄭州、上海等地先進經驗,對接東中部地區管理理念和監管模式,積*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協助地方政府由無差別招商轉為精準選商,實現陜西愛菊、河北金沙河、中信建設等農畜產品加工企業,萬嘉醫療等裝備制造企業,及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多家龍頭企業爭相落地。
為進一步提高效率,為企業減負增效,阿拉山口海關還以工作時間延長換企業通關空間拓展,在新疆首創將綜保區8小時通關升級為“7×14小時通關、24小時值守”,以小切口撬動大成效。
“今年1—5月,海關夜間累計放行車輛4560余輛,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約500萬元,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輕負擔,也為激發綜保區保稅物流大發展找準了堵點,打通了關節。”阿拉山口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莫鶴群說。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阿拉山口海關通過走訪企業了解到,區內部分企業進口原料供應不足,產能受到影響。該關為企業經營發展出謀劃策,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積*支持企業靈活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鼓勵支持企業利用國內原料解決區內產能閑置問題,做到“圍網不圍市場”,對接市場由“單開門”升級為“雙開門”。在各項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的疊加效應下,區內企業復工復產平穩向好,部分企業如棉紡織企業,順利實現轉型,產能較疫情發生前有大幅提升。
如今的阿拉山口綜保區通過進口棉花、農畜產品、金屬礦產品、能源等商品落地加工轉化形成產業鏈,發展勢頭始終保持著全疆領跑態勢,各項業務指標均占全疆七成以上。同時利用全國**的寬準軌鐵路入區優勢,發揮了綜保區保稅退稅、中轉、集拼、分撥和配送功能。據統計,今年1—5月綜保區進出區貨運量64.73萬噸、貿易值52.2億元,分別增長1.4倍和2.4倍,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3 精準發力 中歐班列高效運行
自2011年阿拉山口首次運行中歐班列至今已9年有余,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務實合作舉措,阿拉山口海關助力班列高效運行,開行數量更是火爆增長。
確保中歐班列高效快速通關,是實現“穩外貿”責任落地見成效的重要體現。阿拉山口海關聚力口岸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與中歐班列始發地海關建立聯系協調機制,定期主動組織召開“關鐵企”三方座談會,靠前協調各方及時解決企業訴求,打通堵點、破解痛點、攻克難點,建立口岸“一站式”服務機制,企業由“進多門辦一件事”變“進一門辦多件事”,時間及人力成本節省50%以上。
為優化口岸物流作業模式,阿拉山口海關將執法部門管理作業科學嵌入物流運轉體系,改“串聯式”作業為“并聯式”,同步開展海關申報、疏流轉運、貨物提離等作業,減少對企業生產、運營的影響。全面簡化監管證件,口岸貨物通關監管種類由86種下調至43種,貨物申報數據由229項精簡至105項,企業資質辦理申報數據從151項減少至95項。推動聯檢單位共同實施“聯合查驗、一次放行”,徹底解決車輛重復調運、二次移箱和重復查驗、多次查驗等問題。創新班列貨物查驗方式,除去必要的在口岸實施的安全檢查外,可轉目的地查驗的盡可能轉目的地進行查驗,進一步壓縮班列在口岸停留時間。
積*協調地方政府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預約式”機制,口岸80%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壓縮至2天以內,全程在線、一網通辦,讓企業少跑路、得實惠。
各項政策落實及創新服務措施效應疊加,大大提高口岸通關速度,優化營商環境。今年1—5月,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均創歷史新高,較2019年全年繼續壓縮29.1%、17%,鐵路進口通關效率位居全國鐵路口岸前列。
為確保中歐班列隨到隨放,高效運行,阿拉山口海關全面實行輪轉作業全年無休通關模式,開通“綠色通道”為中歐班列設置業務辦理優先級,工作時間優先驗放、非工作時間預約驗放,確保中歐班列通關24小時不斷檔、365天不停歇。
目前,中歐班列在阿拉山口口岸的停留時間由原來的14小時壓縮至6小時以內,進口班列*快30分鐘即可辦結審核放行手續,提速近三分之一,出口班列*快20分鐘內即可辦結轉關核銷手續,企業的滿意度顯著提升。今年1—5月累計開行中歐班列1664列、貨運量112.27萬噸、貨值78.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63%、76.67%、19.15%,占據全國中歐班列開行總量的四成以上,走出強勢上揚曲線。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如今的阿拉山口口岸中歐班列日均通行15列,同比增長50%,成為全國開行數量*多的口岸;綜保區內外460余家企業實現產業聯動互補,進出區貨物70萬噸,外貿總值占據全疆綜保區的七成;出口跨境電商業務量短短6個月達到2000萬單,昔日偏僻的邊境口岸正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和強勁動力,從開放末端轉變為開放前沿,從交通末梢轉變為交通樞紐,從市場邊緣轉變為市場中心,從招商引資到選商投資。
“下一步阿拉山口海關將繼續營造‘手續簡、效率高、服務優、成本低’的營商環境,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精神狀態,積*促進口岸經濟向多元化發展,充分釋放口岸發展動能,打造新疆外貿創新開放新高地。”王傳杰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