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春種時節,如果你在新疆的棉花地里看見一臺拖拉機駕駛室里沒人,但“這家伙”卻自己跑起來了,方向盤自己在調整方向,走直線比模特走“貓步”還直呢,別害怕,相信你的眼睛,這是真的!
看!這就是安裝了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的“超級播種機”!它**差不多能播種152 0173 3840畝棉花。
“超級棉花播種機”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怎么保證這臺播種機走直線的呢?原來,這套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安裝在拖拉機上,另一部分安置在衛星數據服務站,還有一部分則是太空中游走的衛星。系統利用衛星定位、機械控制、慣性導航技術,在作業時,使農機按照規劃好的路線,自動調整行進方向。酷不酷!
在地頭和地尾分別選擇A、B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把播種機從地頭開到地尾,導航系統就記住了這個數據,自動生成若干條直線。在接下來的操作中,導航就會指揮機車,按照設定好的直線走,誤差在2厘米之內。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152 0173 3840團棉花種植戶馬東海說,用了北斗導航系統*大的好處就是機車走直線,棉花的行距和株距基本控制在66公分和10公分,相比以前傳統的播種方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解放了人力。 “以前要插標桿,坐在車里,既要握緊方向盤盡量走直線,又要關注后邊播種機鋪膜打眼兒的情況。” 馬東海說,現在的效率也很高,**能播種130畝左右。由于作業精度提高,避免了重復作業或者漏作業,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5%,作業量提高30%——50%。
是不是很劃算?好多種植戶都入手了!
“只要耕犁及時節,裹茶買餅去租牛。”還以為像陸游詩中所寫,宋代就有的耕犁還留在這片土地上?一想到新疆棉花,眼前就浮現出每年乘坐“專列”進疆的“采棉大軍”?醒醒吧!人家的“黑科技”可不止“超級棉花播種機”,還有棉花田“大管家”——飛防無人機。
28歲的王鵬、姜金玉和29歲的麻俊輝是石河子人,三個人是發小,都是兵團三代。大學畢業在外面打拼幾年后,他們看到了兵團現代農業的大發展,于是一拍即合決定創業。小哥兒仨湊了20萬塊錢,買了三臺可進行飛防作業的植保無人機。姜金玉說,擁抱科技是時代發展的主流,他們必須跟上時代的節奏。
這種無人機能帶著30斤的農藥持續飛行20分鐘,噴灑20畝地,在棉花的日常管護當中優勢非常明顯。
去年八師石河子棉花耕種面積接近380萬畝,其中300萬畝是用北斗導航完成播種的。不僅如此,秋天采收的機械化率也接近8成。一臺機器干**活相當于2000個勞動力干**活,這樣看來,多年前的“采棉大軍“,如今再難見到了。
在春播會戰現場,讓我大開眼界的“黑科技”實際上還很多,比如現在石河子普遍用的是由新疆一家本土企業多年研發的“膜下滴灌節水灌溉”技術,使以色列的“貴族農業”節水技術平民化,從溫室走向了農田。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杜金明;時間:20190417;鏈接:http://china.cnr.cn/yaowen/20190416/t20190416_524579538.s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