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農產品關稅繼續下降。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農產品平均稅率將由15.6%下降到15.3%。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農業稅率*低的國家之一。同時關稅配額數量達到*高點,指定經營手段也將被取消。其中小麥和玉米的關稅配額量達到國內生產量的10.7%和6%。
此外,2005年我國繼續對小麥、豆油等10種農產品關稅配額管理。
1、入世以來積*履行承諾沖擊暫未顯現。加入以來,我國全面履行加入WTO承諾,大幅度削減關稅。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羊毛等的配額內進口關稅只有1%,大豆為3%,食用油為9%,主要畜產品和水果等也都在10%上下。
根據加入WTO兩年履行承諾的情況來看,我國將在大部分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的同時,取消一部分不符合WTO農業協定的非關稅壁壘,調整非關稅進口管理措施。
到2005年為止,除了因國內需求缺口導致棉花、豆油、菜籽油和大豆進口大幅度增長,棕櫚油、天然進口明顯增長外,小麥、玉米、食用糖、羊毛、毛條等主要農產品進口呈下降態勢,因此,無論從國內價格變動還是市場供求狀況看,國內重要農產品還沒有受到進口產品的明顯影響。這既是我國農產品邊境保護措施調控比較得當的結果,也與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價格上升過快有關,因為它造成國際市場價格接近或高于國內市場價格,使得我國一些重要農產品處于負保護狀態。
2、入世及關稅下降對中國農業的影響。加入WTO使得原本基礎薄弱的中國農業在進入一個歷史性轉變階段的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化的巨大挑戰。
總體看,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有利作用表現在:1、享受WTO無歧視貿易待遇,改善出口環境。2、獲得參與WTO貿易談判權決策權。3、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進出口結構。4、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與此同時,出口關稅削減和取消農產品進出口補貼,設定對進口美國小麥、玉米、棉花的*高關稅,逐步取消由國家控制的食用油貿易,這必然也會給我國農業帶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主要農產品競爭優勢下降。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尤其是)生產成本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食糖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經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加入WTO后,由于進口這些農產品的壓力增大,對一些大宗農產品主產區及其農民會產生不利影響,比較突出的是玉米和大豆主產區。(2)增加了解決農村社會經濟矛盾的難度。目前,我國農村由于農產品賣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等問題,積累了不少矛盾。這些問題隨著加入WTO、市場的開放,有可能會表現得更為突出。
3、影響我國農業的主要因素在國內,入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主要是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也可能帶來收入分配的變化,但影響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還將是國內市場和國家政策。
這主要是由于,**,20多年來,中國農業的政策扭曲程度已隨改革進程而不斷減弱;第二,中國目前的農業總體保護水平已經相當低,入世將在導致一些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增長的同時,也使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出口擴大。未來這種發展格局同中國過去20年的農業貿易結構變化也一致的;第三,中國與其他發展中成員相比,擁有比較優勢。我們認為,入世時中國的農業關稅簡單平均數只有21%左右,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的農業關稅仍高達20%--50%,他們比我們面臨的挑戰更大;第四,中國與許多發達成員相比,也有比較優勢。發達成員未來面臨的挑戰是減少農業補貼,而中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和農業支持。
由于中國的大國效應,對于我國的農業發展,更重要的是國內政策。國內有關農業政策的深化改革和調整,作用更為關鍵,尤其是農業稅費的減免政策、糧棉流通體制的深化改革、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城鄉統籌發展的相關政策等等,將起著根本性的作用。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