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152 0173 3840年開始到新疆“彈棉胎”的永嘉縣橋下鎮人潘偉,現在的身份是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金源棉業有限公司、托里縣順志棉業有限公司等3個公司的董事長。昨天下午,潘偉還在抱怨,2012年收棉收少了――他的3個公司,只收了1萬多噸棉花。每公斤籽棉的收購價格為8.5元左右,加工成棉花后賣給國儲的價格為每噸20400元至21000元不等,每噸的利潤為1200-1800元。他告訴記者,公司每個股東都能賺50%以上,這是“歷史上”*好的。
“近十年來,此前讓新疆溫州棉商*賺錢的2003年,大家賺的也只有40%左右。”2000年開始到新疆收棉的永嘉人孫永武也認為,2012年是溫州棉商難得的好年頭。
與此對比明顯的是,兩位幾年前曾投資新疆收棉但因沒賺到錢而收手的溫商,得知2012年的收棉情況后連呼:“可惜!錯過了賺錢機會!”其中一位潘先生說,2011年上半年投資新疆收棉賺了40%左右,但下半年行情不好虧了回去,一年算下來只賺了11%,所以2012年索性就不做了。
孫永武現在是新疆農七師錦和棉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公司的六七個股東,都是溫商。孫永武的家族有幾十個人在新疆做棉花生意。他說,2012年公司收購的15000噸棉花都已賣完,賺了50%以上,“其他認識的溫州棉商大多也能賺這么多,大家很高興,都陸續回溫州了。”由于孩子在新疆讀小學三年級,孫永武表示今年就不回老家過年了,在公司留守。
“既要感謝老天爺,又要感謝國家政策。”潘偉在分析2012年新疆溫州棉商賺“大錢”的原因時說,一是2012年新疆氣候特別好,雖然當年新疆棉花種植的面積沒有2011年多,但是棉花長勢好、特別干,產量反而更高;二是有國家收儲棉的價格支撐,政策支持很給力,讓溫州棉商在賣棉時沒有后顧之憂。
前天,潘偉和另外七八位溫州棉商乘坐3輛轎車,由專職駕駛員開著車隊從新疆烏蘇市出發,往溫州方向開來。潘偉昨天下午在途中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全程大約4500公里,預計今天就到溫州。他說,要在溫州老家呆到3月份左右,等3月份國家收儲棉政策出臺后,綜合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等情況,到時再考慮公司今年的收棉策略。
據潘偉和新疆阿克蘇溫州商會會長、新疆鴻昌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滕敏力等人估算,在新疆的溫州棉商高峰時有2萬多人,他們在北疆建有近500個棉花加工廠,在南疆建有近400個棉花加工廠,每年收購的棉花達80萬噸到100萬噸左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