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沙灣縣農業生產實現了由初級向中**發展,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成為現代農業的主旋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8月下旬,沙灣縣首屆農機博覽會開幕,疆內外100多家農機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參加了此次博覽會,400多種現代化農用機械裝備集中亮相。沙灣縣農科金岳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是此次農機博覽會承辦方之一。農科金岳聯合社由4家農機合作社和2家農業合作社組成,擁有固定資產2.69億元,農業機械152 0173 3840臺,配套農具1300多臺,全年作業服務面積12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2%。合作社負責人韓波介紹說,這樣的種植規模,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依托智能農機設備,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對百萬畝土地的種植、采收全程實時監管。作為新時代的農民,韓波早已改變了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景象了。韓波說:“以前,爺爺他們那一輩的二牛抬杠**就是8畝地、10畝地*多了;到我們父親輩他們用鏈軌拖拉機**就是100多畝地;到我們現在**1500畝地,光農機上翻了將近十倍了,這個效率也翻了不少。”
受益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還有和韓波同村的村民張俊和,他家里現有六十畝地,主要種植棉花。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兩個人基本上靠雇工來耕種、采收。雇工作業成本大,效率還低。如今,由于實現了棉花耕種、采收機械化,張俊和家里的六十畝地主要是妻子一個人打理,他在外面找了一份運輸的工作。張俊和跟記者算了一筆賬,之前他們夫妻兩人靠人工管理棉田,一年收入大概就3萬多元。現在,開車的收入加上機械化種植棉花的收入,一年能達到7萬多元。張俊和說:“像以前都是人工的話,不敢種那么多地,種多了也管不過來,現在農業機械化上,可以多種點地,提高了我們的收入。”
現在,打包采棉機、超大功率拖拉機、等離子打藥機、智能精準配肥機、衛星導航、自動駕駛設備等一大批先進農用機械和技術已經投入到沙灣縣的農業生產中。今年,沙灣縣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了97.7%,全縣田間管理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沙灣縣農牧機械局副局長邢軍說:“目前,沙灣縣農業機械保有量達到19000多臺。改革開放40周年,農業機械有*大的發展,我們沙灣縣也被農業部評為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這些取得的榮譽也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下一步,我們緊緊地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狠抓智慧農機,以全程機械化作業作為我們發展的目標,逐漸降低農業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來源:新疆新聞在線;作者:新疆臺記者雷鳴、實習生李維;時間:20180914;鏈接:http://www.szlhsb.com.cn/news/2018-09/13/cms2102911article.s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