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江蘇省蘇北主產棉區持續天氣晴好,十分有利于正處于生長結鈴期棉花的生長發育,特別是整個夏秋伏期間幾乎沒有發生過大的風澇漬害和病蟲危害等。9月初雖有幾次臺風從江蘇沿海擦邊而過,棉區一些地方刮風下了雨,但影響不大。只要全省今后無強臺風在蘇北沿海登陸,無危害性龍卷風、雨澇等災害性天氣出現,全省棉花豐收己勝券在握。當前鹽城、南通等主產棉區的棉花產銷走勢有以下特征.
面積,產量預測。據省農業委員會部門調查統計,江蘇省今年的植棉面積為350萬畝,比2009年減少約50萬畝左右,也是歷年減少中減幅略高的一年。主產區相對集中于鹽城、南通,而大豐、射陽、亭湖則是主產區中的重點縣(市),其中大豐射陽兩市縣植棉面積將近百萬畝,占全省植棉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從基點初步測產分析,今年全省棉花的畝單產皮棉將達到100公斤,全省合計生產棉花將達到700萬擔左右,單產將達歷史*好水平。其單產增加、總產豐收在望原因主要還是今年麥收后蘇棉主產區生長環境較好,,未見重特大自然災害,使原本生長不利的棉花生長發生根本性逆轉,伏桃、早秋桃掛結率高,脫落率低,且桃大桃密,形成了扎實豐產的基礎。
當前生育表現。“白露”將至,從地理位置氣侯特征等要素看,蘇北棉花生長發育當前仍處于花鈴盛期,基肥充足,地勢高亢,密度合理的棉花長勢尤為喜人,各項生育指標均達優值。據大豐市農委經作站8月25日的調查統計,該市露地移栽棉有果節91.2個,為2007年以來*高值;有蕾數25.4個,屬近4年來的上中等水平;有當日花2朵,為4年來的*多;有小鈴(早、中秋桃)14.4個、大鈴(伏桃及伏前桃)19.1個,為4年來*多的一年;脫落率33.2%,比上年減少28%。由于老天幫忙,蘇棉各項生育指標也較好,8月21-8月25日調查顯示大豐市棉花的果節日增量為1.72,大鈴的日增量為1.36,均屬歷史較高水平。從已成鈴的質量上看,圍徑大,個體豐碩,部分早鈴已吐絮在即。隨著大氣溫度的趨降,大豐等主產區廣大農民正在抓緊整枝,去除空枝老葉,為棉花盡早吐絮提供自然條件。
今年棉花生產的自然條件及今后預防重點。入夏后,江蘇省總的氣象條件比往年要差,主要是炎熱天氣居多,且持續時間長,八月中下旬蘇此有過四五次大范圍雷陣雨天氣,從而擺脫了干旱的困擾。當然,偶有雨量較大的時候對一些地勢低洼的棉田形成了短時間的積澇,但總的地域并末形成久積難排的洪澇災害,所以影響面積小,出水快,幾乎沒有構成太大的損失。8月份,全省棉花病蟲害仍以棉鈴蟲,煙灰飛虱,轉移性玉米螟,殘留育椿蟓等為主,由于防控及時加上驕陽烈日,病蟲害對在田作物災害程度沒有大發生年景嚴重。下一步,預計風澇漬害的襲擊可能性仍未完全擺脫,臺風、龍卷風驟間暴雨影響將對蘇棉形成巨大威脅,因此,抗災仍是頭等大事。此外,雖然棉花的生長發育已快進入后期,病蟲害的危害已經不會太多危及產量,但蟲傷棉對新棉品質影響不可小視,棉區農民的防治工作仍不能放松.
收購市場走勢預測。從現行生長發育的狀況看,蘇北地區新棉吐絮期將要到9月的中下旬,一些地區今年新棉播種移栽期較正常年景后移了十余天,棉花從開花到結鈴是有一定的時間要求的,生長條件的改善并不能改變棉纖維、棉籽的自然結構孕育的時間要求。所以,農戶的零星采摘要到九月下旬。當然,其間出現的伏前早鈴棉以及九月初獅子山等三場臺風形成風雨所致的少數爛桃黃鈴,農民會采摘回家剝出其中棉絮。從正常角度分析,全省新棉上市時間可能在10月上旬,涌市期在10月中下旬乃至11月上旬,期初的農民與企業觀望仍將在所難免。在大豐、射陽等主產區,目前己有個別植株新棉吐絮,但從湖南安徽以及新疆傳回的價格信息(新上市籽棉價格每市斤4元以上),相當多數農民認為此價高于上年同期,但市場多變往往難有定勢,廣大棉農期望好產量要能賣上好價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豐產豐收.從近年的糧棉比價以及其它農副產品現行價格行情分析比較,大多數農戶覺得若搞到每畝2000元左右的生產收入,雖然還是比不上大蒜、西瓜等作物收益,但畢竟勝過往年,同時棉花需求大,農民生產銷售有保障,只要有來自政府政策的重視扶持,有穩定的生產條件:蘇北傳統的棉花生產一定能穩定發展。(江蘇省棉花協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