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遂寧氣候適中,地處丘區,是種植棉、桑、麻和養蠶的主要區域之一。上世紀30年代,遂寧紡織業盛*一時,可好景不長,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整個行業逐漸疲軟了下來。
遂寧盛產土布,種類、色彩各異,銷路*廣,除了蜀中的內江、廣元、南充等各市外,還銷往陜西、云南和甘肅等外省。要盛產布匹,棉紗是*基本的原料,當時遂寧是川北棉紗集散市場,經水路運輸,因此遂寧涪江碼頭十分熱鬧。
152 0173 3840年,國民政府農本局福生莊來到遂寧建立了“福生遂莊”。通過技術改進,紡織速度又提高了數倍,遂寧紡紗工廠和個體戶快速地持續增加。1940年,國民黨修建了“經濟部工礦調整處遂寧示范廠”雇工100余人,年產紗4000公斤、織布3000匹。
紡織業和其貿易的繁榮也影響著其他的行業,對繁榮遂寧市場經濟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當時許多銀行相繼建立,在大東街有四川省銀行、重慶銀行;在小西街有河成銀行、遂寧縣銀行;大西街有川康平民銀行。
當年在小西街有一茶鋪,常有職業的搬運工人等在那里,搬運棉紗和布匹,小包兩人抬,而大包則需要四人抬。在抗戰前經營紡織業的,都獲得了一定的經濟利益。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依托大西南經濟建立抗日后方,這給靠近重慶的遂寧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隨著國民黨花紗布公司、物資局的成立,遂寧的紡織業受到很大束縛,商人們甚至受到了勒索。
抗日戰爭勝利后,遂寧一些城鄉紡織戶停業,大批官辦工廠停業或外遷,合資經營者部分抽資從商或外遷。此后遂寧依靠保留下來的紡織戶和私人紡織企業,利用本地的原料自產自銷,艱難維系著。到了1948年,國民政府每況愈下,貨幣貶值,物價飛漲,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紡織業不堪重壓,倒閉者百分之六七十,進一步衰落,農村紡織戶近萬戶基本停產。
(來源:遂寧新聞網;時間:20180709;鏈接:http://www.szlhsb.com/xwzx/bszm/201807/t20180709_339433_detail.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