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開春低溫陰雨天氣頻發,使播種相對集中,整體結束偏晚,但通過狠 抓農田標準化作業、病蟲害綜合防控、農作物田間管理,棉花進入蕾期,為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田管水平,確保農作物穩產高產,近期博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專家 就當前博州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了研討分析。2017年博州棉花播種面積152 0173 3840.35萬畝,其中博樂市49.38萬畝,精河縣95.97萬畝。
一、存在問題
1、棉花開播晚,出苗期晚于歷年同期,進入苗期后,受低溫陰雨天影響,苗期前期生長基本停滯,苗期爛種、立枯病發病情況均低于往年,且目前棉花保苗率高于往年。
2、棉花生育進程較慢,現蕾數、果枝數均低于歷年。從實地調查情況看,棉花出苗后受低溫降雨影響,生長發育緩慢,生育進程延遲。全州普遍在5月底、6月 初見蕾,6月6日左右全面進入現蕾期,較歷年偏晚10天左右。現蕾數達到1.55個,目前的平均單株果枝數和現蕾數低于歷年同期。目前棉花受高溫影響,多 數棉田旺長,植株莖桿紅莖低于30%,棉田葉色現嫩綠色,棉株高大,果枝數少,花蕾小,生育期延遲。
3、棉花總體生長發育滯后,后期管理形勢不容樂觀。
綜上所述,今年博州棉花開播晚,出苗后生長發育緩慢,生育期延遲, 基本沒有實現“四月苗、五月蕾”的技術指標,全州棉花生育進程偏晚,對機采棉打頂、脫葉、機械采收影響較大。
4、博州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順利實施。
博樂市在貝林鄉、達勒特鎮的八個村隊五個合作社690戶棉農參與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積達到9.35萬畝,品種以新陸中67號、新陸中42號為主。
精河縣以八家戶農場、托里鎮、大河沿子鎮、阿合奇農場、五臺開發區為主的十二家合作社成立了精河縣廣弘棉花專業合作聯社、精河縣翔基棉花專業合作聯社, 分別與精河裕泰棉業、澤匯棉業、西域陽光棉業簽訂種植協議,供給側改革試點面積21萬畝,品種以新陸中42號、新陸中61號、新陸中71、新陸早45號、 新陸早42、新陸早61為主。
二、對策建議
1、加強中耕,通過中耕疏松土壤,促進棉株根系下扎,為棉田豐產打下基礎。
2、綜合調控。一是對長勢弱、大小不一棉田,一般用0.3%的尿素、0.3%磷酸二氫鉀、蕓苔素水溶液葉面噴施1-2次,促進棉株勻衡穩健生長;二是對 于旺長棉田,并依據氣候、品種畝用2一3g縮節胺調控;三是棉田滴頭水前,依據氣候、品種、長勢等畝用2-5克縮節胺調控,促控結合,塑造單株和群體合理 結構,爭取多現蕾、多果枝、早開花。
3、肥水管理:一般棉田見花灌頭水,滴水量30-35方,畝滴尿素5-8kg,促進生長,搭好豐產 架子。對于沙性土、土壤墑度不足、長勢偏弱棉田,利用當前高溫晴朗的有利氣象條件,滴水、滴肥時間前移,每次畝滴水量20-25方,隨水滴施尿素或滴灌專 用肥2~5公斤,促進植株快速發育;對于墑情較好及旺長棉田,采取化控和推遲澆水。
4、病蟲害綜合防控,一是清除棉田及田梗四周雜草, 打好封鎖帶,減少害蟲寄主及防止害蟲向棉田轉移;二是做好懸掛黃板、安裝殺蟲燈的工作,每2一3天清除殺蟲燈接蟲袋里害蟲;三是做好棉蚜、紅蜘蛛、棉鈴蟲 的蟲情監測,同時用阿維菌素、四螨嗪、呲蟲啉等藥劑做好棉蚜點片、紅蜘蛛中心株的噴霧防治;四是蕾期棉田發生枯萎病初期,加強水肥管理,并用枯萎靈和多水 楊酸懸浮劑噴霧2一3次防治,提高棉株生長勢和抗病能力。
5、打頂延遲,據目前棉田整體長勢,部分棉田結果枝有1層、多的有3層,按照棉花打頂“枝到不等時 時到不等枝”的原則,預計7月5日左右開始打頂,7月20日結束打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