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棉花年度即將來臨之前,天津市棉花協會組織部分理事以上單位于06年8月24日下午,在天津市發改委召開新年度棉花形勢分析和新棉價格預測會。來自市農業局、農發行天津分行、市工商局、市供銷合作總社、部分產棉區、縣計委、棉麻公司、市紡織供銷公司、大型棉紡企業、市棉花交易市場、部分棉花經營企業和棉花加工企業等共計30多個單位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代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對新年度棉花形勢、紡織企業狀況、地產棉花長勢、籽棉產量、衣分、開秤價格及開秤時間等進行了介紹、分析和預測,對新年度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風險進行了提示,對棉花經營企業搞好今年的棉花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
一、關于天津地產棉情況
市農業局統計今年地產棉種植106萬畝,較去年92萬畝增加14萬畝,增幅15.2%。目前長勢良好,預計畝產籽棉500斤以上。
武清、寧河、靜海棉麻公司系統專業人士也分別介紹了各自區、縣的地產棉情況。總的看,今年天津地產棉由于處于棉花生長重要時期良好的天氣條件,克服了前期春寒和春旱的不利影響,棉花總體長勢好于去年,使天津棉花呈現出種植面積擴大,生產投入增加,單產水平提高,品級好于往年的四大特點。據他們了解,今年各區、縣的實際棉花種植面積都比農業局統計的數字有所增加,全市大約增加20-30萬畝左右,總種植面積有可能達到或超過2004年歷史*高水平。
根據目前天津棉花長勢,預計今年籽棉產量將比去年提高30%以上,部分區、縣還對新棉進行了試軋。從試軋看,等級較往年提高一級,長度普遍在29㎜以上,部分可達到30㎜以上,衣分普遍在36%以上,甚至達到37-38%,標志著今年129、229以上的棉花將比往年有較多的增加。今年天津棉花可以用“伏桃滿腰,秋桃蓋頂”來形容,后期如果不出現大的氣候變化,豐產已成定局。預計今年天津籽棉正常開秤時間大約在9月10-15日,籽棉收購價格根據衣分情況,大約在2.5-2.7元/斤左右。由于今年棉農投入的繼續增加,預測的開秤價不一定會得到棉農的認可,籽棉收購價格和農民期望值仍有一定的差距,加上企業收購資金偏緊,預計今年新棉上市后,棉農惜售和企業拒收的現象將同時存在,雙方的僵持期延長,籽棉的收購進程將會延緩。
目前,我國棉農同時承受著市場和自然兩種風險,根據目前皮棉的銷售價格,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將普遍低于去年,棉農增產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出現,市場風險表現得更突出一些。為穩定國內棉花生產,建議政府應盡快制定并實施對棉農風險進行補貼的保護措施。
棉花加工企業要吸取去年虧損面擴大的教訓,部分信心受到打擊的企業要調整心態,預計今年開秤后,搶收籽棉的現象將得到有效緩解,“理性入市”將在多數軋花企業中得到認可。
二、關于新年度的棉花形勢
據美國農業部8月份預測,新年度年初庫存1152 0173 3840.8萬噸,世界棉花產量2516.7萬噸,消費量264936萬噸,世界棉花連續兩年當年產需出現缺口,主要原因是中國棉花的缺口擴大造成,至年度末,庫存棉花1051.4萬噸,比上年度減少91.4萬噸,但年度棉花總平衡仍沒有問題。
其中,中國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接近8000萬畝,棉花產量預計600萬噸,比上一年度提高5.3%,全年紗產量將達到1500-1600萬噸。加上其他用棉,今年棉花消費總量將超過1100萬噸,國內當年棉花缺口400萬噸以上,只能靠進口棉解決。進口棉將占到國內棉花消費總量的40%以上,隨著進口棉數量的增加,內外棉價的關聯性進一步提高,內外棉差價有進一步縮小的趨勢。
參加分析會的天津兩個主要紡織企業目前紗錠能力36萬錠,月用棉量2500多噸,加上正在改造擴容能力,預計總紗錠在41萬錠,占全市紗錠總數的近2/3。由于我國紡織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增加,紡紗能力逐年加大,帶動了用棉量持續增加,造成國產棉花的產需缺口也在逐年擴大,由于我國受土地和水資源的限制,不可能提供過多的土地用于棉花的生產,因此,我國棉花已經進入了短缺期。由于我國有關部門棉花的各項統計數據不一致,真實的可信度值得推敲,因此,我們對當年到底缺多少棉花也要進行認真分析。鑒于內外棉關聯度的提高,國內棉花的產需缺口已經不是影響國內棉花價格的**或者是主要因素。
從紡織行業看,由于人民幣升值,勞動成本增加,出口退稅下調,周邊國家紡織行業的競爭能力迅速提升,造成我國紡織行業要素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將對新年度棉花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
面對棉花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對市場的影響也在加大。從進口棉和國產棉對比來看,進口棉仍存在許多質量和虧重問題。但是,由于進口棉平均比國產棉價格低1000元/噸以上,再加上實行凈重結算,進口棉的水、雜一般都偏低。如果折成公定重量,每噸又有大約400元以上的差價優勢。另外進口棉不含“三絲”或“三絲”少,可以減少企業挑揀“三絲”人員的費用,而成品質量又能得到有效保障等國產棉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紡織企業使用進口棉的熱情持續升溫,隨著我國進口棉數量的不斷增加,企業使用進口棉的挑選范圍已在擴大,這些都對國產棉形成一定的壓力。
進口配額、滑準稅率和儲備是國家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建議國家發改委多方聽取棉花產業鏈內各方意見,掌握好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數量、時間和節奏,既要穩定國內棉花市場,又要保證我國紡織用棉需要。
這幾年我國棉花缺口逐年加大,但是賣方市場并沒有形成,棉價甚至不漲反跌,反映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棉業發展不協調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國內棉花產需缺口,我們必須從全球化角度分析棉花產需平衡關系。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當供需平衡時,棉花就不會大起大落。從紡織企業承受能力看,理想價位在13000-13500元/噸,和棉花加工企業的心理價位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標志著我國棉花產業鏈內各方利益急需進行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國際大棉商正在進入我國棉花市場,參與市場競爭,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優勢,豐富的經營和防范風險能力及廣泛的銷售渠道,一旦全面介入,將使我國棉花企業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
目前我國棉花加工企業已進入微利期,企業決策難度加大,虧損因素也在增加,重新洗牌已不可避免。面對這種情況,混亂的市場秩序,過度的企業競爭,行業缺乏嚴格的自律,已形成制約企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國家要借助棉花加工企業重新洗牌之機,擴大宣傳,堅定地推進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針對當前棉花加工企業面臨的困難,在提高準入門檻的前提下,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優化市場秩序,促進成熟企業參與改造升級,做大做強,提高競爭力。
面對今年情況復雜的形勢,天津市棉花協會呼吁:全市各棉花加工企業要樹立風險意識,心態平和,理性收購,嚴格自律,不哄抬籽棉收購價格。準確分析形勢,把握時機,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狠抓質量,認真排除異性纖維,重視棉花質量在未來棉花銷售中的作用。面對風險的加大,對沒有能力參與今年棉花收購加工的企業勸其退出市場,盡快進行資產重組。紡織行業產業升級已刻不容緩,只有加快技術進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贏得更大的利潤空間,才能有效應對棉花產業鏈內各方利益的調整,實現共贏,促進中國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