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棉花是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全球棉花貿易量從50年代的295.4萬噸增長到本世紀頭十年的739.9萬噸,增長1.50倍;60年的貿易增長率為2.02%,近30年的增長率為0.34%。同期全球棉花生產量從895.9萬噸增長到2315.9萬噸,增長1.58倍;60年的增長率為2.09%,近30年的增長率為0.76%。同期全球棉花消費量從886萬噸增長到2332.1萬噸,增長1.63倍;60年的增長率為2.02%,近30年的增長率為0.34%。
全球棉花貿易及其生產和消費格局與結構調整和市場變化緊密相關。60年以來,全球棉花出口原產地從50年代的31個增加近10年的84個,表明棉花生產的國家和地區增加。美國、蘇聯及中亞、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等是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近5年出口地相對集中,美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和巴西出口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6.4%,加上非洲出口所占份額的15.7%,合計占92.1%。盡管美國出口占全球份額的35.4%;印度占14.4%,是2個*主要的出口市場,盡管美國數量在減少。
60年以來,全球棉花進口目的地從50年代的42個增加近10年的98個,其中90年代多達106個。表明全球紡織業在擴張,從事紡織業的國家和地區在增多,也有部分地緣政治關系。全球棉花進口集中區域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3個十年以歐洲為主,進口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從67.5%下降到47.6%,那時歐洲仍是全球棉花的進口和紡織消費中心。后3個10年以亞洲為主,進口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從51.8%增長到71.4%,特別是90年代的結構調整和消費變化*為明顯,本世紀前10年特別是近5年亞洲已成為全球棉花進口和防治消費中心。
中國是全球棉花生產、進口、消費和紡織品中心。近5年,中國棉花產量占全球的30.3%,進口量占30.3%,消費量占40.1%,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全球的30.3%(2008),均位居全球首位。
一、全球棉花貿易60年概況
全球棉花出口量增長。從20世紀50年代到本世紀頭十年的60年間,全球棉花出口量從295.4萬噸增加到739.9萬噸(表1),年均增長率2.02%,年均增量8.3萬噸(圖1);近30年增長率0.34%,年均增量6.4萬噸。出口量占生產量的比重從39.9%下降到31.7%,但**量增加了1.50倍。
在6個十年中,除90年代出口量比80年度減少7.2%、凈減45.5萬噸以外,其余5個十年都比上一個十年增加,增幅11.1%~52.8%,其中70年度增幅*大,凈增152 0173 3840.8萬噸,本世紀頭十年為第二,凈增152.7萬噸。
全球棉花進口量也增長。與出口量相對應,60年間全球棉花進口量也從298.4萬噸增加到742.9萬噸,年增長率2.0%,近30年增長率為0.33%,進口量占生產的比重從33.3%下降到32.1%,**量也增加了1.50倍。
在這6個十年中,除90年代進口量比80年度減少4.7%,凈減300kt以外,其余5個十年進口量都比上一個十年增加,增幅11.2%~65.0%,其中70年代增幅*大,凈增225.7萬噸,本世紀頭十年為第二,進口量增加135.8萬噸。
分析90年代全球棉花貿易量的減少,可能與原產地(國家、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本國用棉量的增加與生產增量相對減少有關。
全球棉花生產量和消費量增長。60年間,全球棉花生產量從50年代的895.9萬噸增長到本世紀頭十年的2315.9萬噸,年均增長率為2.09%,近30年增長率為0.76%。全球棉花消費量從886萬噸增長到2332.1萬噸,增長率為2.02%,近30年為0.34%。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毛樹春 李飛 譚硯文 關建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