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日前,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的2017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三次理事擴大會在上海成功召開。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協會有關領導、各成員單位代表出席會議,共300余名代表參加此次大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和上海紡織集團副總裁封亞培分別致辭。
端小平在致辭中指出,2017年,我國紡織行業總體穩中向好,利潤增幅明顯,轉型升級加快,在全球市場中仍占據主導地位。2017年1-9月,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投資穩步增長,其中棉紡織業投資依然是紡織產業的主力軍之一。但我國紡織業也面臨一些困難,未來,國際市場仍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外貿持續承壓。端小平還提出了行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思考,一是“脫虛向實”任重道遠,棉紡織行業融資難的問題仍舊突出。二是目前區域結構調整時普遍熱衷追求全產業鏈,端小平建議,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審慎考慮。生產方面,棉花的缺口問題值得重點關注,如高品質棉花缺口得不到較好的填補,將大大影響我國棉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機器代替人工是大勢所趨,希望協會、科研院校和生產企業進一步緊密合作,推進智能化生產,實現行業進步。
封亞培在致辭中提到:上海紡織集團作為中國曾經*大的棉紡織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完全制造企業轉變為以科技制造為支撐的服務貿易型企業。作為老牌企業,上海紡織集團沒有故步自封,而是銳意進取,根據紡織的特點,不斷的求變求新,提供更多推進企業需求、推動市場變化的服務。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致力于成為紡織服裝新技術新理念交流的平臺,希望能為棉紡織企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春——棉紡織行業原料與紗布市場運行分析
葉戩春指出,中國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一半。原料方面,2017年預計全國棉花產量將達到554萬噸,其中新疆棉花產量預計達到448萬噸。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在生產時對高品質棉花的需求越來越大,使新疆棉花產量占比持續提高。同時,隨著企業研發差別化產品的力度越來越大,差別化產品品種越來越多,非棉纖維應用占比不斷提升。生產運行方面,2017年1-9月我國棉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由于棉花棉紗價差呈上升趨勢,企業經營效益轉好。進出口方面,2017年1-9月,我國純棉布累計出口量大于棉混紡布,達到53.12億米。2017年1-9月,越南紗線進口量達53.2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7.17%,是我國棉紗線*大進口來源國。為了保持我國棉紡織行業的優勢地位,葉戩春建議進一步優化輪入、輪出儲備棉的相關政策,增發棉花一般貿易配額,化解國內棉花供需矛盾。
中國纖維檢驗局公檢一處處長于小新——2014-2017年度新疆棉花質量分析
于小新介紹,2014年到2016年新疆棉花質量整體平穩。2017年入庫的棉花從現有的數據分析,北疆棉花的質量明顯好于南疆。但也有雜質較高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許多加工企業為保證棉纖維長度,把籽棉和皮棉清理適當的縮短了工序,導致雜質的清除效率較低,企業購棉時需注意此問題。于小新對2017年儲備棉從顏色、長度、斷裂比強度方面做了簡要質量報告分析。從統計數據來看,已售出國儲棉顏色變異較為嚴重,淡黃染比例*高。
鄭州商品交易所農產品部經理展祎——棉花、棉紗期貨的現狀及展望
報告從多角度多方面介紹了棉花、棉紗期貨。展祎說,棉花期貨作為期貨市場整頓后上市*早的品種,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基礎加強,目前已發展成期貨市場*成熟的品種之一。考慮到新疆棉花產量提升以及順應國家棉花政策導向,2017年9月,鄭州商品交易所設立了新疆棉花期貨交割庫,降低了交割成本,突出了新疆棉花價格標桿作用。展祎介紹,自2012年開展研發,歷時5年,棉紗期貨于2017年8月18日掛牌交易。他提到,自棉紗期貨上市以來,隱含利潤逐步提升。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可利用棉花、棉紗期貨管控成本風險,鎖定加工利潤。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共同打造綠色纖維標志新品牌
“‘綠色發展’是《中國制造2025》的基本方針和重點工程,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是‘十三五’時期及今后較長階段的重大任務”,賀燕麗說到。為進一步倡導產品的綠色設計、綠色材料和綠色制造,提高綠色纖維相關產品的公信力,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與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聯合打造綠色纖維標志。申報綠色纖維認證的產品在經過企業申報、形式審核、申報產品檢測、實地核查后,綠色纖維標志管理委員會將為合格產品頒發認證標志。綠色纖維標志的建立能夠進一步激發企業開發綠色纖維的積*性,促進環境保護和公共健康,進而實現企業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的雙重目標。
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家坤——傳承大工匠精神培養高技能人才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我國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魏橋紡織在人力資源方面有著獨到的管理辦法。總經理魏家坤說,魏橋紡織在人才培育方面常年如一日:堅持教育培訓,積*開展競賽、加大人才激勵力度,堅持對技能人才實行“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建立了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薪酬制度,為高技能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動力。魏家坤表示,魏橋集團始終重視、關心技術人才,將以人為本放在戰略高度,切實幫助員工解決工作、生活上的難題,提供員工工作的積*性,進而推動企業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公布中國棉紡織行業“傳承大工匠名單”并授獎
經過對申報人事跡材料的審核,*終119名來自一線的從業人員被命名中國棉紡織行業“傳承大工匠”,其中,全國勞模9名,全國及省市地區人大代表15名,兩會代表3名,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全紡技術能手、全紡勞模等共計42名。曹學軍副司長、尹堅處長、朱北娜會長等有關領導為大工匠代表頒獎。鄭潔雯表示,希望獲得“傳承大工匠”命名的同志們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努力培育技能新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料供需形勢座談會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主持座談會,并與有關領導、棉紡企業代表就2017年企業經營情況;加快技術升級情況;棉花棉紗期貨和非棉纖維應用對行業的影響;下游需求、新疆發展、海外布局對行業的影響;對2018年儲備棉輪出方案,縮小內外棉價差的建議;對2018年增加一般貿易配額的建議;對棉花加工貿易配額監管辦法的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處長尹堅表示,配額管理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如何合理分配和監管,如何將信息更加公開透明是下一步工作方向。希望企業做到如實申報,誠信經營,發改委將與中棉行協研究如何設計更為合理、完善的制度,促進紡織行業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www.szlhsb.com/xhzc/jqgz/201711/t20152 0173 3840_3647340.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