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在國家關于積*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精神指導下,初步探索出了“政府支持,保險公司經營,有關各方共同參與”的政策性棉花保險經營道路,得到地方政府和廣大棉農的高度認可。2007年,在國家和自治區財政補貼的引導下,新疆的棉花政策性保險發展迅速,全疆棉花承保面積(不包括生產建設兵團)達1068萬畝,占棉花播種面積的80%以上。從實踐來看,棉花政策性保險有力地推動了新疆棉花產業的發展。
新疆棉花政策性保險的主要作用解決了農民不愿意大面積種植的問題棉花是新疆地區的傳統產業,一些農民世世代代都種棉花。但是,新疆的絕大部分地區年年都有自然災害,在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棉農基本都是自己獨立承擔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向棉花政策性保險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農民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開墾棉花種植區域的信心和決心。例如,沙灣縣金溝河鎮北頭道河子村的一位村民,其棉花種植面積由2005年的20畝增加到2007年的100畝。他說:“我靠種棉為生,并不希望棉花受災。看到了國家推行棉花的政策性保險,我就敢多種些棉花。即使出現了大面積的受災,有了棉花保險,我也不至于血本無歸。”
解決了地方政府不愿意主動推動棉花產業發展的問題盡管棉花是新疆大部分地區的主導產業,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對推進棉花產業發展面臨著兩難境地,一方面擔心出現大面積自然災害導致棉花減產影響農民增收,另一方面也擔心棉花過剩出現賣難的問題。目前,由于國內外棉花市場總體較好,棉花賣難的問題已經有所緩解。各種自然災害仍然困擾地方政府發展棉花產業,在南疆部分貧困地區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國家推進棉花政策性保險的試點,促進了人保公司再一次與地方政府合作。
解決了信貸機構不愿意提供貸款的問題棉花的種植需要較多的物化成本投入,隨著棉花種植技術和規模化水平的提高,對種植棉花的設施投入也在不斷增加。例如,農民為種植棉花而興建大棚、膜下滴灌設施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有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也需要大量投入。對小規模種植的農民來說,大部分可以自行解決資金問題;對大規模種植的農民來說,只能依靠信貸機構來提供貸款資金。開展棉花政策性保險,有力地緩解了信貸機構的貸款風險,使得棉農更加容易獲得貸款,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貸款。
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穩定新疆每年都會出現多次自然災害,北疆地區在5月20日以前都可以補種棉花,少的補種二三次,多的達到5次,災害出現以后,救災資金和貸款資金如果不能及時到位,農民因為缺乏補種購買種子等生產資料的資金,可能會延誤農時,造成更大的損失。而投保了政策性保險的棉農,遭受災害以后,保險公司及時提供了賠付資金,幫助農民搶抓了農時,減少了災害損失。截至2007年8月,人保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分公司盡管只收到了2061萬元保險費,但是已經給予農民賠付了3126萬元,及時為農民提供了補種的費用,確保了農時,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穩定。
新疆棉花政策性保險面臨的突出問題承保的風險面仍然較窄從新疆人保分公司承保的棉花風險來看,主要是對棉花生產中的風災、霜凍、雹災和洪水4種災害進行承保,除此以外的風險均不在承保之列。實際上,新疆的自然災害遠不止這些,直接影響北疆地區棉花生長的災害還有初春時的倒春寒、5月中旬前后的低溫凍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過量雨水等等。這些災害對棉花生長的影響也非常突出,其造成的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的。5月下旬以后出現災害,已經不能補苗了,7月至8月時的物化勞動投入達到*高。如果在上述時段出現災害,即使獲得賠付也遠遠不及投入的資金。調研發現,絕大部分農民認為,哪怕是提高一點保費,也希望保險公司能夠擴大承保的風險面。
各級財政的資金到位遲2007年國家決定在新疆部分地區開展棉花政策性保險試點,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對棉農投保的保費給與50%的補貼。個別地方政府為了進一步加快棉花政策性保險,承諾了地方財政承擔一部分甚至全部保費,各地的人保公司據此收取農民應該交納的那部分保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級財政的資金到位十分滯后。人保公司與棉農于3月至4月就已經簽訂了保險合同,而中央和自治區的保險補貼資金到9月還沒有到位,全疆只有個別縣市財政補貼資金已經到位。這樣,即使把從農民那里收上來的保費全部賠掉,也解決不了問題,個別地方的保險公司只能從其他保費中拆借棉花保險賠付資金。這些補貼資金到位遲,直接影響了保險公司的賠付能力和進一步做好棉花政策性保險的信心。
農民的積*性調動不夠有的農民認為,保險公司所確定的物化成本太低,根本不及其物化投入的一半,甚至希望自己再多交一點保費,適當提高保險金額。但是,仍然有部分農民存在投保意識不強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基礎薄弱,自身的承擔能力差;二是受宗教觀念影響,認為災害是老天賜予的,自己受損失是無法避免的:三是存在僥幸心理,能躲過就盡量躲過。正因為農民的積*性不高,導致農業保險的收費仍然十分困難。
保險公司經營賠付率高由于有的災害發生是局部的,而絕大部分災害的發生往往是成片的,保險公司經營棉花保險的賠付率十分高。2007年相對以前來說是個小災年,截至2007年8月,全新疆棉花保險的簡單賠付率就達80%。另外,由于新疆幅員遼闊,保險公司在經營棉花保險過程中,其開展業務、查勘定損、理賠等經營管理費用都很高,占到保費的30%以上,高賠付率和高成本直接影響了保險公司持續經營棉花保險的積*性。
災害損失的查勘定損難新疆棉花生長期內受災時期主要集中在4月至5月,在不同的時期,種植棉花所投入的物化成本是不同的,保險賠付只能補償受災時物化投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保額,對此,農民往往不能理解。另外,出現災害以后,各地的保險公司一般都能夠**時間出現在災害現場,但是僅僅靠各地保險公司的定損,往往難以得到棉農的認可,地方農業部門和農技專家參與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定損的效果。
進一步推進棉花政策性保險的幾點建議財政資金應該盡快到位從長遠看,棉花種植保險為棉農解除種植的后顧之憂,進一步鞏固棉花在新疆的戰略地位,促進棉農穩定增收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央和自治區的財政補貼棉花政策性保險的資金應該在每年6月份到位,一方面確保保險公司能夠及時將賠款送到農民手中,另一方面也給地、縣黨委政府吃下“定心丸”。同時,各級財政要保證這部分補貼資金每年都能夠穩步增長,擴大保險補貼范圍。
多種途徑保護保險機構持續經營的積*性政策性農業保險是國家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不僅是保險公司的業務,更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必須采取多種途徑給予保險經營機構適當的支持,例如,給予保險公司必要的保險經營管理費補貼,積*幫助保險公司開展保險業務,協助保險公司查勘定損,開展保險理賠,為經營棉花政策性保險的保險公司開辟優良險種業務等等,確保保險公司有持續經營政策性棉花保險的動力。
逐漸擴大承保責任保險公司要探索在不同的災害地區采取差異化的棉花保險發展措施。例如,在南疆地區較少出現霜凍,就可以減少承保霜凍災害的責任,適當增加其他的承保責任:在北疆地區出現較多的暴雨和低溫冷害,就可以探索適當提高費率,增加這些災害的承保責任。通過擴大承保責任,逐步提高賠付水平,夯實棉花保險的群眾基礎。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