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和公益性行業棉花專項組于2010年對16個產棉省市區、152 0173 3840個定點縣團場、4210戶定點農戶進行全程跟蹤監測,其中關于種植制度和種植模式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調查,并結合大縣進行校正,獲得大量當前*新植棉情況,發布全國棉花栽培監測報告,供決策參考。
一、栽培技術
1、普及促早化技術。我國棉花生產繼續采用“不栽就蓋”和“不蓋就栽”技術。監測結果顯示,全國育苗移栽(含營養缽、基質、穴盤和水浮等)占播種面積的27.9%,比2009年(均與2009年比,后同,省略)增4.1個百分點。地膜覆蓋占68.0%,減2.4個百分點。既栽(育苗移栽)又蓋(地膜覆蓋)之和占面積的95.9%,增1.7個百分點。大田直播占4.2%,減1.6個百分點。在地膜覆蓋中,常規地膜覆蓋占41.9%,減3.4個百分點;寬膜覆蓋占22.5%,增2.6個百分點;雙膜棉(育苗移栽加地膜覆蓋)占3.5%,減1.7個百分點。分析表明,寬膜覆蓋比例的增加與大田直播棉比例的減少揭示棉花生產投入的增加,還因2010年春季低溫以及2009年植棉收益增加相關。
進一步分析,長江以常規育苗移栽為主,占面積的87.9%,增2.8個百分點;常規地膜覆蓋占8.2%,減0.6個百分點。雙膜棉占1.7%,減0.4個百分點。長江中下游直播棉減1.8個百分點。黃河育苗移栽占14.8%,增6.0個百分點;地膜覆蓋占76.1%,減8.1個百分點,其中常規地膜覆蓋減5.2個百分點,雙膜棉減2.9個百分點,這可能與雜交棉種植面積減少有關;直播占9.1%,增2.1個百分點。西北地膜覆蓋占面積的100%,其中常規地膜覆蓋占35.9%,增1.3個百分點;寬膜覆蓋占64.1%,增2.8個百分點。
2、收獲密度減少,主要受氣候影響。密度與成鈴數是單產構成的關鍵要素。監測結果顯示,2010年全國棉花密度有所減少,收獲密度5268株/畝,減44株/畝,減0.8%。其中:長江1475株/畝,與2009年持平。黃河3162株/畝,增16株/畝,增0.5%。西北收獲密度13017株/畝,減391株/畝,減2.9%。
針對春季低溫晚播,留苗密度增10%以上,然而,由于生長季節災害頻發,危害重,漬澇和病害加重,導致死苗增加,致使收獲密度減少。此外,西北高密度棉花長勢均勻度下降,空株率增加,也是減產原因的之一。
3、單株成鈴減少。監測結果顯示,2010年全國成鈴數10.2個/株,減1.2個,減10.5%。三大產區單株成鈴:長江30.4個/株,減1.2個,減3.8%。黃河14.5個/株,減2.4個,減14.2%。西北5.2個/株,減0.3個,減5.5%。
4、減產構成要素分析。由于單株成鈴和收獲密度的減少,單位面積成鈴數53734個/畝,減6820個/畝,減幅11.3%。爛鈴是2010年減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監測結果,全國平均爛鈴2.3個/株,爛鈴率22.5%,同比增6.9個百分點,其中長江爛鈴4.1個/株,比率為13.5%。黃河爛鈴4.8個/株,比率高達33.1%。2010年中國棉花生長指數84,表明棉花長勢差于2009年一成半,預計減產15%以上,產量性狀與生長指數相吻合。
二、復種指數和種植模式
1、復種指數。復種指數是指全年總收獲面積占耕地面積的百分率。監測顯示,2010年棉田復種指數為144%,減6個百分點,三大流域都減少。全國一熟制棉田占播種面積的57.6%,增2.2個百分點,面積4276萬畝;兩熟制占播種面積的40.8%,減1.7個百分點,面積3036萬畝;多熟(三熟、四熟以上)占播種面積的1.6%,減0.5個百分點,面積122萬畝。各流域復種指數,長江191%,減1個百分點,即本流域棉田兩熟和多熟面積減40萬畝。黃河140%,減6個百分點,主要是麥茬移栽棉和麥棉套面積減少。西北為116%,減6個百分點,本流域棉田中棉間作棗、杏和葡萄等果樹的面積繼續增加但棉田間套茴香因低溫而減少。
2、種植模式。一是棉田套種(栽)模式占兩熟面積的88.8%,面積2685萬畝。其中:麥棉套種(栽)占兩熟面積的15.2%,主要分布于長江和黃河流域,其中湖北麥棉套占其兩熟面積的38.2%,其次在河南麥棉套占其兩熟面積的38.0%,再次在魯西南,占兩熟面積的20.1%。多種瓜類與棉花間套作占兩熟面積的10.5%,各地都有分布。油套棉占兩熟面積的7.0%,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蒜或蔥套種(栽)棉占兩熟面積的13.4%,主要分布于黃河,集中在濟寧、菏澤和徐州等。南疆果棉間作發展很快,面積500多萬畝,大部果樹業已長大,棉田逐步退出。二是棉田連作復種占種植面積的11.2%,面積340萬畝。主要模式:長江油后棉占31.0%,已成為主要模式;小麥收獲后移栽或直播棉花占兩熟面積的3.1%,主要分布于南襄盆地,黃淮平原也有面積。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