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棉花生長*快、生長量*大的月份;又是天氣變化劇烈、災害多、病蟲害發生嚴重的月份。多數棉田在7月初進入開花期,而到7月底,棉株90%的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已長出;棉花的根系網也在7月建成,形成對礦質養分和水分的吸收高峰。7月中旬進入伏天,是棉花轉化*快、*大的月份。從以上幾方面看,7月份的棉花管理帶有決戰的性質。
(一)開溝培土。有利于澆水和排水,既可防旱,又可防澇,還有利于棉田下部的通風,降低濕度,加大晝夜溫差,有利于棉田小氣候的改善,對預防爛鈴和倒伏、促根護根都有作用。棉田揭膜后,結合中耕松土,有條件的都要進行開溝培土,以機器和畜力為主,人工輔助。有中耕基礎的可一次完成,也可分兩次完成。地勢低洼地塊要疏通好排水溝系。
(二)整枝打頂。棉花整枝的目的一是調節養分分配,二是改善群體結構,*后達到充分利用水、肥、光、氣、熱等資源,實現棉花高產。對營養枝(簡稱葉枝)的利用不要走*端,要么一個不留,要么一個不去。在密度較大、不缺苗的棉田,可基本不留葉枝,但在稀處、缺苗處、地頭地邊,每株留1-2個壯葉枝,可提高單株結鈴數;全部保留葉枝是不可取的,至今尚未現果枝和花蕾很小的葉枝堅決于7月初去掉;葉枝較壯并已長出果枝的,可立即將葉枝打心,不能再任其生長。如伏前桃過多,將給棉株帶來早衰、僵瓣、爛桃等很多弊端,所以7月初要將已開過的花全部摘掉,使棉株節省下養分,待條件適宜時再多結鈴。在冀中南和魯西北地區每畝2500-3000株的棉田,依地力和密度高低每株留13-14個果枝及時打頂,務必實現秋桃蓋頂。不能怕脫落和貪多而一再推遲打頂和盲目多
留果枝。種植鈴重較高的品種,既求較高的畝鈴數,又求較高的單鈴重。不要或少要早桃、晚桃,會大大提高棉鈴的整齊度?! ?br/> (三)抓緊化控。今年北方不少地區干旱少雨,很多棉農不敢化控。有的棉田至今尚未進行第1次化控,大部分存在化控偏晚、劑量偏小問題。由于今年5、6月氣溫偏高,因而造成不同程度地營養生長偏旺而生殖生長偏弱和地上部植株較大而根系較小的問題。前段部分棉田曾出現過晴天后棉株萎蔫現象,經檢查,有的既非病害,又非肥害,主要是地上部生長快、植株偏大,遇高溫蒸騰量大,而根系弱吸水供應不上造成的。在掌握縮節胺“看天、看地、看苗情”的施用原則上,應以“看苗情”為主,只要棉苗以正常的速度生長,就要按時化控,這就叫“主動化控”,如果在旺長后再化控,就是“被動化控”了。根據前期的化控情況和當前棉花長勢,一般7月要化控2-3次,第1次在初花期,畝用縮節胺1-1.5克;第2次在盛花期,畝用藥1-2克,第3次在打頂后,畝用藥3-5克。由于現在棉株較大,化控時每畝要用20-25公斤水全株噴灑,把**和中上部果枝尖都噴到。
(四)及時供肥。棉花的施肥問題是棉花管理中*復雜的問題,絕不是施肥越多越高產,有時施肥不當還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根據對構成棉株的營養元素分析,畝產600多斤籽棉,并不需要太大量的營養成分,而且各營養元素間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某一元素過量,不僅造成浪費,還可能影響到對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所以施肥貴在平衡、合理、科學。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棉花開花結鈴前一般不用追施速效氮肥,避免營養體過大或營養生長過旺;追肥宜在開花盛期(第4個果枝開花),視地力和棉株長勢畝施尿素10-15公斤;底肥未施用鉀肥、或鉀肥用量太少的,則應盡早追施。7月的棉田追肥,施在大行中間兩邊棉株都能吸收利用,千萬不要在小行間耩施,避免讓本來衰弱的根系再受傷害,每年都有因施肥離棉株太近而造成萎蔫的。對因受除草劑或病害為害而遲發的小苗,要用1%的尿素水打孔灌棵,再不長的就要噴赤霉素。對因受旱或施磷過多營養生長過弱的棉田,要噴施尿素液使**和果枝尖盡快伸開。棉花打頂以后,養分優先供應幼鈴,上部果枝處于*易脫肥狀態,此時追肥不僅困難,還受天旱地干的制約,應以葉面噴肥來保證棉株所需營養。葉面噴肥不僅節省肥料,肥效還快。由于大多數棉農年年重視二銨和復合肥的投入,相對而言,土壤中速效磷的欠缺程度不太嚴重,而棉花對磷的需求又較少,所以葉面噴肥應以氮、鉀為主。尿素和硫酸鉀是*佳選擇,一是營養元素含量高,二是成本低,三是使用安全。噴肥濃度2%,每次畝用肥料1斤以上,避開中午噴施,一定要把棉葉背面噴濕。打頂之后要立即噴施,8-10天1次,先氮后鉀,可噴到8月10日-15日。棉花追肥的原則是開花前不要過量,開花后不要脫肥。一旦脫肥則很難實現秋桃蓋頂。后期足量噴施兩次速效鉀肥對上部多結鈴、結大鈴、吐肥絮非常重要,鉀素是棉纖維發育不可缺的,所以施鉀能提高衣分,在伏天降雨量大的年份,尤其曾積過水的棉田,噴鉀更必要。
(五)控住病害。國欣農研會科技園區進行過多種藥劑治病試驗,結果表明一旦黃枯萎病較重發生,沒有一種藥劑有治病效果。所以對黃枯萎病應該用預防進行控制,使其發病晚,病情輕,尤其后期的黃萎病,如果發病晚、病情輕,則對產量影響甚微??v觀棉花3次感病敏感期,都是因“內虛外感”引起。笫1次剛出苗后,棉苗脫離母體,根系尚未形成,棉苗非常脆弱;第2次現蕾前后,棉苗開始生殖生長,消耗大量養分;第3次則在7月份棉株中下部結鈴之后,棉株又消耗了大量養分,尤其是前期結鈴快、結鈴集中的品種。在這3段時間內,環境一旦適合病害發生,加之土壤病菌積累,棉花*易感病。所以防病要以增強棉花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為目標。實踐證明,魚蛋白和克黃枯是預防中后期棉花黃枯萎病的較好藥物。有的使用后效果不明顯,主要是沒有堅持噴施和劑量不夠。魚蛋白應于7月初用一次,10天1次連用3次,每次畝用藥50--75毫升,易發病地在魚蛋白之間噴兩次克黃枯,這樣就能達到控病目的。噴魚蛋白的棉田可不用噴施尿素。魚蛋白8月份不宜再用,以防貪青,但8月兩次噴鉀還不能少。魚蛋白和克黃枯都是營養類藥劑,噴施后壯棵健根,還增強多方面的抗逆性。其它經過實踐證明的有效藥物也可施用。
(六)嚴治蟲害。7月份棉田害蟲種類多,但大敵、頑敵仍是盲蝽蟓,此蟲不除,禍患無窮。據筆者下鄉發現,有些地方的盲蝽蟓大有治不勝治之勢。蟲害基數太大、周邊樹木太多、天氣時陰時雨,是目前治蟲的3大困難,一定要強調統一集中除治,提高噴藥質量,源頭上加重防治,利用降雨間隙抓緊防治。對二代棉鈴蟲也要嚴密監測,不能掉以輕心,一旦蟲齡長大很難除治。
對上述作業的要求,可簡要概括為“化控在旺長之前,施肥在脫肥之前,防病在發病之前,治蟲在為害之前”。具體到各塊棉田千變萬化,管理上要因地制宜、因片制宜,甚至因棵制宜。以上供參考?! ?中國農技協棉委會顧問劉春臺)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