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8日電(通訊員 王高升 李艷榮 報道)“這是我們用殘膜回收機回收過的秋翻地,只有零星的殘膜碎片。再看看鄰村沒回收的秋翻地,殘膜一串一串的。”近日,烏蘇市九間樓鄉七地戶村村民葉書平說。
葉書平是今年村里**個買殘膜回收機的人,已經回收殘膜7200畝。按照每畝國家補貼20元、村里補貼15元,加上農機補貼算,買殘膜回收機的16.8萬元早就掙回來了。
152 0173 3840年,葉書平子承父業開始種地。那年,剛好是村里種棉花鋪地膜的**年。雖然沒什么經驗,但是頭兩年,棉花產量比父親種的時候高。
從第三年開始,棉花產量開始往下掉。因為幅度小,葉書平沒在意??赡觐^多了,減產越來越明顯。
為此,葉書平請教鄉里、市里的農技人員,得知原來都是殘膜惹的禍。所以,他鐵了心買殘膜回收機。
據烏蘇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沈建知介紹,殘膜不易降解,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透氣性越來越差,導致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隨之降低,減產是必然的。如果不及時回收,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和葉書平一樣,村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
2017年以前,村民只是在秋翻地前靠人工把表面的殘膜撿拾干凈。
第二年,個別村民自制了鐵耙,用小四輪拉著扒摟殘膜,效果比人工撿拾好。于是,全村人都開始效仿。
2019年,有村民買了殘膜回收機,但回收率只有20%左右。
雖然殘膜回收方法不理想,但村民都主動想辦法。正因為如此,七地戶村的棉花產量始終比鄰村高。
今年,全村棉花平均畝產480公斤,高出全市平均畝產120公斤。
塔城地區人民醫院、塔城地區中醫醫院駐村工作隊隊長、村**書記張發雄說:“村民對殘膜回收很上心,很執著。今年,8位村民自掏腰包一下子購買了8臺殘膜回收機,回收率在90%以上。一臺機械工作1小時,相當于70個勞力1小時的工作量。”
11月中旬,全村4.38萬畝耕地的殘膜全部回收,總共210噸,已交到了享受國家殘膜回收補貼的企業。
之后,有村民到別的村隊回收殘膜掙錢,韓冬就是其中的一位。經村干部聯系,他到夾河子鄉奎河村回收殘膜。目前,已回收2000多畝。
韓冬說:“早**回收,就早**受益。再說,國家和村里這么支持,我們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
村黨支部書記汪建軍說:“‘凈土保衛戰’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這項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p>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