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組于2013年11-12月調查了川、湘、鄂、贛、皖、蘇、冀、魯、豫、津、秦、晉、甘和新(地方和兵團)15個產棉省市區152 0173 3840個固定樣本縣中的90個,5000戶固定樣本農戶中的1200戶,得到至12月底的棉花生產成本、產值和收益監測結果,供決策參考。
一、2013年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減,純收益減,三大產區之間的差異大
全國樣本籽棉產量253.4千克/畝,同比2012年(下同)減7.2%。三大流域,長江213.8千克/畝,減7.5%;黃河221.9千克/畝,減1.1%;西北317.8千克/畝,減12.5%(表1)。
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2085.5元/畝,減107.5元/畝,減4.9%。三大流域產值均增,長江1619.9元/畝,減221.2元/畝,減幅11.5%。黃河1815.6元/畝,增15.0元/畝,增0.8%。西北2754.2元/畝,增203.1元/畝,減6.9%。
全國棉花主產品純收益482.0元/畝,減114.4元/畝,減19.2 %。三大流域收益,長江13.5元/畝,減231.5元/畝,減幅94.5%;黃河677.2元/畝,增130.0元/畝,增幅23.8%;西北677.2元/畝,減284.5元/畝,減幅29.6%。
監測結果(表1),2013年全部樣本農戶都獲得了補貼,補貼資金20.1元/畝,減5.2%。
二、2013年全國棉花增收的主因簡析
(一)單產減少和成本上漲是減收的主因,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減收幅度
分析主產品減收115.9元/畝的原因:一是籽棉單產同比減少7.2%,減收158.2元/畝,二是籽棉售價略增2.5%,增收50.7元/畝。三是總成本上漲0.43%,收益減少7.0元/畝。其中物化成本上漲0.76%,減收4.7元/畝;人工費用上漲1.8%,減收15.1元/畝,固定資產折舊和間接費用約減少12.9元/畝。
(二)物工雙上漲增速大幅減緩,然而人工費用所占比例大幅高于物化成本的15.5個百分點
1、總成本略漲。2013年漲0.43%為152 0173 38403.6元/畝,增7.0元/畝(表1)。在總成本中,物化成本占總成本的38.6%為619.5元/畝,漲4.7元/畝,漲幅0.76%;人工費用占總成本的54.1%為868.3元/畝,漲15.1元/畝,漲幅1.8%;固定成本占總成本的3.9%為62.8元/畝,減1.4元/畝,減2.2%;間接費用占總成本的3.3%為53.0元/畝,減11.5元/畝,減幅17.8%。
2、物化成本略漲。2013年物化成本漲0.76%為619.5元/畝,漲4.7元/畝,占上漲部分的68.1%。進一步分析,肥料減11.5元/畝,減4.4%。機械作業費增7.0元/畝,增8.8%。灌排費增24.5元/畝,增34.8 %。農藥和除草劑減5.0元/畝,減5.0%。地膜減7.5元/畝,減18.8%。化調費減1.0元/畝,減14.3%。育苗移栽物化費減1元/畝,減8.3%。種子費減0.8元/畝,減2.0%。
關于肥料部分:尿素減1.5元/畝,減2.7%;過磷酸鈣減2.0元/畝,減20.0%;鉀肥減2.0元/畝,減7.7%。復合肥減10.1元/畝,減12.0%;二銨減2.7元/畝,減5.4%。此外,有機肥、葉面肥、硝銨、碳銨等增6.8元/畝,增16.9%。
排灌費和機械作業費上漲是物化上漲的主因。監測結果,2013年因長江大旱、華北和南疆澇災等旱澇災害嚴重,灌排費用達95.0元/畝,增24.5元/畝,增幅37.8%。機械作業費用87.0元/畝,增8.0元/畝增幅8.8%。而農資價格普遍穩中有降,個別品種降幅很大。其中地膜降價*大達18.8%,復合肥降價10.1%,尿素降價4.3%,磷酸二銨降價5.4%,鉀肥價格持平。尿素用量增0.4千克/畝,增1.7%;鉀肥用量減0.6千克/畝,減7.7%;過磷酸鈣減2.0千克/畝,減20.0%;二銨用量持平,復合肥用量減0.5千克/畝,減2.0%。農藥和除草劑95元/畝,減5元/畝降5.0%。
3、人工費用漲1.8%。2013年全國植棉用工量15.0個/畝,減0.9個/畝減幅5.9%,用工作價漲9.4%至58.0元/工。人工費用漲至868.3元/畝(表1),漲15.1元/畝增1.8%,占總成本上漲部分的219.3%。其中自用工占78.0%,雇工占22.0%。
在人工費用中,2013年有70.0%的樣本農戶發生雇工行為,雇工費261.8元/畝,占人工費用的30.2%。與2012年相比,雇工農戶的比例增2個百分點;雇工3.8個/畝,雇工費增22.2元/畝,增9.3%。
4、固定成本略增。2013年棉花生產固定成本62.8元/畝,減1.4元/畝,減2.2%。
5、間接費用減少。2013年棉花生產間接費用53.0元/畝,減11.5元/畝,減17.8%。包括地租、排灌公共費和籽棉出售運輸費等,其中租地費基本持平。
6、主產區剪刀差變化不大。糧棉比價縮小,“肥降棉漲”的剪刀差在縮小。
(四)每千克皮棉成本17.2元,增9.6%
按樣本皮棉產量93.3千克/畝計,每千克皮棉成本17.2元,比2012年15.7元/千克增加1.5元/千克,增9.6%。
三大流域每千克皮棉成本,長江21.3元,增14.0%;黃河14.6元,減3.3%;西北17.5元,增20.7%。
三、討論、問題與建議
2013年籽棉減產7.2%,因長江中游衣分率大幅下降,皮棉減產幅度擴大至8.5%為93.3千克/畝,單位皮棉生產成本創歷史新高至17.2元/千克。為了縮小國內外價格差異,建議適當提高滑準稅稅率。同時,提高國產棉競爭力要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大力發展輕簡化和機械化技術,加快棉花組織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進程。據測算,每畝節省1個用工即可降低皮棉人工成本523.6元/t,降幅高達6.4%。這對緩解植棉成本高漲的壓力,提升國產棉的競爭力展現出令人欣慰的曙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