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沙雅縣探索南疆農業發展新模式
50萬畝高效節水工程年內建成
一條筆直的防滲渠從腳下綿延向遠方,串起平整廣闊的棉田。“今年年內,50萬畝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工程將全部建成。”12日下午,在沙雅縣努爾巴克鄉振興村的地頭,沙雅縣水利局局長鄭偉說,“這個項目旨在為南疆農業發展探索出可推廣、可復制的新模式。”
人均耕地少,農民依靠土地增收難度大,農業規模化經營乏力是南疆農村存在的普遍問題。2017年,沙雅縣承接南疆50萬畝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工程,開始破解制約南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諸多難題。
**是土地平整。“我們這里地塊碎片化特征明顯,而且高低不平,大型機械無法施展,這給規模化經營帶來了阻礙。所以*基礎的工作就是進行土地平整。”鄭偉說,“這部分資金不在項目建設資金范圍內,縣里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完成了這個基礎性工作。”
截至目前,新疆利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與沙雅縣政府合作,平整土地40余萬畝,自身流轉土地20萬畝左右。“沙雅是棉業大縣,正是通過土地平整和流轉,我們才能夠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進行全產業鏈建設。”該集團下屬公司沙雅利華創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彬說。
在完成大規模土地平整和流轉之后,渠道防滲、滴灌工程、信息化建設工程等立刻跟進。“閥門一開,水肥就一體化輸送到地里,太省事了。”振興村村委會主任林永國說。
“更重要的是機制建設。”鄭偉表示,沙雅縣通過嚴格落實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建立初始水權制度、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組建農民用水合作社、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將水以及水利設施和農民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結起來。
在海樓鎮喬格鐵熱克村,農民用水合作社讓水務在村一級有了抓手。“以前水到村里基本就沒人管了,因為水管站就幾個人,根本管不過來。”沙雅縣水管總站副站長任群星說。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喬格鐵熱克村農民用水合作社理事長哈力克艾薩說,“如今村里每個用水戶都有水權證,工程產權則屬于合作社,而每個用水戶都是合作社的社員,水的事不但有人管,而且有了具體能落地的規則和措施。”
艾則孜阿山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了自家20畝地。他還是喬格鐵熱克村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統一種植,成本低、產出高、人輕松,這才感受到了什么叫現代化。”艾則孜說。
(來源:新疆日報;作者:王鐵軍 尹小軍 劉東萊 張治立;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wap.xjdaily.com/xjrb/20152 0173 3840/138095.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