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今年家里的棉花大豐收,平均畝產超過去年。”面對鏡頭,克拉瑪依市種棉能手伊力江·烏希爾很激動。
11月1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駁斥“強迫勞動”棉花專場新聞發布會,現場播放了18部視頻,介紹今年新疆棉花產業相關情況,以及各地棉農和棉花從業者的幸福生活。
買木丁·阿布來提是博樂市達勒特鎮巴潤古爾村棉農,種植了600多畝棉花,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地里的棉花用采棉機兩三天全部采收完畢,今年收獲棉花近250噸。”買木丁說,他種的是高品質棉花品種,顏色白、棉絨長,更適合機械采摘。
“地里都是農機在干活,一兩個人就夠了,家里騰出人手搞養殖,雙份收入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棉花價格很好,肯定比去年收入還要高。”“我們是靠雙手勤勞致富的農民。我們的生活像新疆棉花一樣美好。”……鏡頭所及,片片棉田潔白如雪,機器打包好的棉包整齊堆放,棉農靠勞動鼓了腰包,他們的笑容發自內心。通過視頻,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瑪依市等地棉農的幸福生活景象被真實展現。
作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棉紡織行業在充分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基礎上,充分保障勞動者各項權利,尊重勞動者本人的自主意愿和職業選擇。
在呼圖壁縣一家棉被廠工作的怕提古麗·玉蘇普,用鏡頭展現了工廠里的生產場景。“在這里,我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月工資5000元。”她說,自己靠勞動過上好日子,不需要任何人來強迫。
盡管美西方反華勢力以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為借口對中國新疆橫加指責,但并不能阻擋新疆各族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也阻擋不了國際有識之士探求真相的腳步。近年來,許多外籍記者走進新疆,中國日報英籍記者內森曾走訪新疆棉田和農機制造公司,通過深度采訪,他切身感受到新疆農業正不斷走向機械化發展之路,也看清了美西方反華勢力的卑劣行徑和險惡用心。
在潔白棉花映襯下,新疆各族群眾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是*美的風景,也是對謊言謬論*有力的駁斥。
圖為11月10日,大型采棉機在尉犁縣興平鎮統其克村的棉田里采收棉花。尉犁縣今年棉花種植面積達102萬畝,其中99萬畝為機采棉。目前,該縣棉花采收工作已基本結束。 □李飛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