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高位盤整近一周后,本周四開始鄭棉跌破關鍵價位,周末更是在隔夜美盤大跌**下低開大幅下挫,連續兩天主力合約出現明顯的減倉格局,不免,市場很多提出疑問,前期看好的市場就此終結了嗎?我們來做一下具體的分析:
**,此輪反彈(外棉從64-69美分,鄭棉從152 0173 3840-15100)市場發展的思路相當明晰,看好后期中國市場的進口量,滑準稅率給市場提供了后期政策相對傾向性,以及外盤基金的持續做多(三周時間內凈多頭率從12.6%增加至22%上方),目前來看,這些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那么市場的疑惑也許在于,近期美棉出口銷售業績陷入低迷,中國下游紡織消費企業狀況不佳,的確無可厚非,但這些因素基本在市場前期預期之內,而且在春節之前由于中國簽約低迷美棉出口取得大的變化,本來就是不現實的事情,以此基本面來解釋盤面的走低,只能說是老生常談;
其次,偏行政性的政策出臺,增大投資者對整個商品市場暫時性的回調預期,也許對近期盤面的回調起到部分作用?;貧w從2007年9月份以來,國家相關部委紛紛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口頭警告、免稅提高進口加強國內供應、停止出口退稅、實行出口退稅加征和配額管制等,這些政策實施的效果基本并不明顯,但在本周三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其中特別指出要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近期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凸現了目前決策者對價格上行的擔憂與政策抉擇的困境,被市場理解為回調可能展開的一個信號,至少在周期上春節之前會維持;而當周舉行的2008年棉花形勢分析會,各方的措辭均與目前國家整體政策性導向一致,究竟如何,還是市場*終說了算;
因此,對于期棉周末的大幅調整,更為合理的解釋是期棉的走高(CF805合約至15100附近),并未引起現貨的跟進,從而可能導致倉單拋盤的壓力使然,部分獲利多單散戶急于出清,加上技術上的超買,尤其是美棉存在回調需求,對于投資者而言,在本周末關注CFTC基金持倉變化、USDA月報公布數據之后,更能做出清晰的判斷,而長期市場情緒并未走壞,逢低仍以吸納為主。
1月11日:紐約期貨棉全線漲停
11日*新USDA全球農產品供需報告出爐,全球棉花產量和庫存預期有所調減,為ICE期棉帶來強勁上漲動力;外圍市場漲?;鹕蠞灿?,令棉市一舉收復10日大跌,*終ICE期棉08年5份合約全部漲停報收。
11日ICE期棉大幅高開,受USDA全球農產品供需報告提振,早盤階段,ICE期棉市場各合約就一路上沖,其中3月合約連破雙重壓力位67.75和68.80美分/磅;
午盤CBOT玉米和大豆漲停刺激ICE期棉各合約繼續強力上沖,盤終08年各合約均以漲停報收,09年合約也有230-270點漲幅。分析師認為USDA供需報告對棉花而言為中性偏多,11日大幅上揚應依然主要為其它商品市場所帶動。
USDA 1月份月報:全球棉花產量有所減少
2008年1月11日,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1月份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與上月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美國
2007/08年度棉花產量為414.3萬噸,較上月調增了0.9萬噸;棉花消費量為100.2萬噸,較上月持平;棉花出口量為348.4,調減了4.4萬噸,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棉花進口進度緩慢;期末庫存為172.0萬噸,調增了4.4 萬噸。全球
2007/08年度,中國、巴基斯坦、西非和敘利亞的棉花產量有所調減,而印度的棉花產量有所調增;全球棉花消費量略有調減,其主要原因是印度和中國臺灣的棉花消費量有所調減;全球棉花進口量為896.2萬噸,調減了11.8萬噸,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棉花進口量都有所調減;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為1192.1萬噸,調減了11.8萬噸。(首創期貨 董雙偉)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