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消息,2003年11月21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華盛頓郵報》總編唐尼的采訪,以下是溫總理在回答關于中美紡織品貿易方面問題的記錄: 唐:中國是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然而美國政府*近宣布,要對中國某些紡織品的出口設限。你認為中國有必要采取報復措施嗎? 溫:中美經貿關系中產生的問題應該得到妥善的處理,因為發展中美經貿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152 0173 3840年,就是30年前,中美貿易幾乎沒有統計數字。基辛格訪問中國的時候,只允許美國人帶100美元到中國來買東西。中美貿易有確切統計數字始于1979年,不到25億美元。經過25年,中美貿易額達到了1000億美元,增長了40倍。應該說,這對于兩國人民都是有利的。我知道,美方關心美中貿易逆差問題。我想說明幾句,**,美中貿易逆差是結構性和轉移性的。當美中貿易逆差擴大的時候,中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逆差也在擴大。中國今年1至10月出口增長32%,但進口增長40%。第二,中國出口的產品,65%是中外合資或者是外國獨資企業生產的。一半以上是來料加工。出口產品中的許多豐厚利潤,都被外商拿走了。這里就包含了美國設在中國的企業,比如像摩托羅拉、沃爾瑪。第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是美國民眾需要的,而且物美價廉,這些商品出口到美國有利于穩定美國的物價,也有利于滿足美國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第四,中國不追求長期過大的貿易順差,我們貿易政策的基本原則是進出基本平衡。我們愿意開放市場,從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多進口產品,特別是高科技產品。前不久,中國有幾個采購團到美國,簽訂了幾十億美元的合同,表明了中國的誠意。但是我們也希望,美國也應該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對中國不要加以限制,也應該開放市場。有一個例子大概你知道,幾年前中國向勞拉衛星公司定購一顆衛星,并支付了1.3億美元定金。但是美國有關方面不同意,因此這個合同至今沒有兌現,1.3億美元也沒有退還。實際上,這種限制完全影響不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正是在這幾年,中國不斷發射衛星,甚至把飛船送上了天。一些數控機床、計算機,中國自己都能夠研制,而且某些方面并不落后,但是美國方面還把它們列入限制對華出口產品。 唐:還是關于紡織品問題。盡管中國做了許多,但美國還是采取了這樣的行動,這是否使你感到意外,中國還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溫:不僅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感到震驚,使中國人民感到意外和震驚。為了價值僅4-5億美元的紡織品,在未同中國事先商談的情況下,單方面公布這樣的限制措施,應該說十分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國際的反應和專家的反應,這種決策甚至影響到美國的市場。我又要用中國的一句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我們應該用登泰山一覽眾山小的戰略眼光來看待我們的經貿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關系。我們之間應該建立經常性的協調和合作機制,解決經貿關系中出現的問題。這是我這次訪美要提的建議。這種機制能夠保證我們通過平等協商來處理我們的爭端,而不要動輒制裁和限制。那樣不僅于事無補,而且會損害兩國的利益。我希望紡織品問題能夠通過雙方協商妥善加以解決。 唐:有人說,調整中國人民幣的匯率政策有助于改進中美貿易狀況,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溫:人民幣匯率改革始于1994年。我們當時確定的機制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有人說,人民幣匯率固定不變,這不是事實。浮動的幅度小,這是事實。1994年到現在,人民幣實際對美元升值了18.5%,對歐元升值39.4%。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風暴后,我們頂住了要求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從那個時候起,人民幣浮動幅度小了。我認為一個國家匯率制度應該從這個國家的國情出發,依據它的經濟和金融發展狀況來決定。毋庸諱言,我們金融改革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在1996年才實行經常項目下的人民幣可兌換,但是實行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完全可兌換,還需要長時間的艱苦努力。我可以明確向你表示,我們一定要加快金融改革,而且在加快金融改革的進程中探索人民幣面向市場浮動的合理的匯率形成機制。我不認為人民幣匯率是影響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中國產品出口增加,*重要的是中國擁有豐富而又有競爭力的勞動力。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