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圓桌論壇”第二屆年會2007年1月30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以“2007中國紡織經濟分析與預測”為主題,在總結2006年中國紡織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預測了2007年中國紡織經濟的未來走勢
本次論壇緊緊抓住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運營主線,多主題、多領域、多角度地探討了行業內外的重大課題和熱點話題,并對中國紡織經濟在2007年的發展作出了科學的預測?! ?br/>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2006年是中國“十一五”良好的開局之年,GDP增長了10.5%。中國紡織工業對中國經濟的意義用一句話來說**它是民生產業的意義。衣著的消費是基本的消費,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這不僅是物質的消費,還預示著審美水準和文化價值的提高,無形中也使中國紡織產業不得不去轉變增長方式。在“十五”期間,中國的城市人口增長了1.03億,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目前城市的人均衣著支出是農村衣著支出的5.4倍左右,2006年11月城市人均衣著支出是鄉村人均衣著支出的5.6倍,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衣著的增長遠遠高于消費水平提高的速度?! ?br/> 杜鈺洲指出,2007年,重在轉變增長方式,建設創新型產業、環境友好型產業以及資源節約型產業。要轉變出口的增長方式和紡織工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核心要素就是產業創新。創新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科學技術的創新;一個是品牌建設的創新,也就是科學技術對紡織工業增長方式的貢獻率。
國家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孫際文說,2006年我國在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進出口加在一起將近152 0173 3840億,比例超過了20%的增長。另外,中美、中歐協議的執行情況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2006年中國紡織品國際貿易總體上是在健康、快速的增長?! ?br/> 孫際文認為,2007年,中國紡織品的增長還會保持在兩位數的速度。由于當前世界經濟處在一個增長的波段,國際貿易也會有一個合理樂觀的增長,但增長會有所回落。從國內來說,GDP的增長、人均收入的提高將拉動紡織品的增長,因為內需始終是我們紡織品增長的重要源泉,這是積*的一面?! ?br/> 孫際文指出,目前大家十分關注2007年中歐備忘錄結束以后的態勢。應該說在中美、中歐備忘錄簽署過程中,中方主要考慮我們在加入世貿承諾時的三個不利條款。由于法律約束,加之企業需要可持續穩定的貿易環境,所以我們作出了妥協。實際上是中方對一體化的權益做了一個主動的檢索來換取穩定的貿易環境,等于給了歐盟兩年、給了美國三年的過渡期。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歐業界都擔心2007年備忘錄結束以后,2005年的井噴會再次重演?! ?br/>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理事長徐文英指出,2006年我國棉花產量為670萬噸,進口棉花是364萬噸。世界棉花的總產量跟國內的總量有一定的缺口,這樣就可能吃掉一些庫存。對于中國來講,我們棉紡織行業沒有必要大量搶購棉花,棉花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增長的,進口量也會逐年增長。由于棉花供求的矛盾,棉花的價格一直保持在高位,我國的棉價已連續三年高于國際市場1500-2000元,這樣高的棉花價格對中國的棉紡業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產品的競爭力大大下降。2007年,棉花市場依然要保持比較大的缺口,進口依存度大約在30%。這就是說,我們的棉花30%是需要進口的。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理事長楊世濱說,2007年,針織產業的發展趨勢是向內銷市場延伸。我們在中間制造業的部分是可控的,一是與上游原料和機械設備廠商聯手;二是探索銷售業態的變革,營造紡織產業連鎖格局。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