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稻惡苗病
? 水稻惡苗病是由無性態為串珠鐮孢菌、有性態為藤侖赤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稱徒長病,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
? [診斷] 病苗細長,葉色淡綠,比健苗高,病株節間伸長,莖節上逆生不定根,莖桿逐漸變褐,腐爛,其內有白色蜘蛛絲狀菌絲。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在垂死或死亡病株的葉鞘和莖桿上可產生淡紅色粉狀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可見散生或群生藍黑色小粒(子囊殼)。抽穗期后谷粒也可受害,嚴重的變為褐色,不結實或在穎殼接縫處產生淡紅色霉層。該病常見癥狀是稻株徒長,但也有呈現矮化或外觀正常的現象。
? [發病規律] 帶菌種子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來源,其次是病稻草。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潛伏種子內越冬,在浸種過程中污染無病種子。另外,病稻草做鋪蓋物,病株上產生的分生孢子也可傳播到健苗,從水稻莖部傷口等部位侵入,引起再侵染。一般土溫在30~35℃時,*適合發病,20℃以下或40℃以上都不表現癥狀。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秧苗栽插過深、拔秧后過夜等有利于病菌侵染。
? [防治] 此病以種子帶菌為主要初侵染源,建立無病留種田和進行種子處理是關鍵的防病措施。
(1)選用無病種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塊留種。
(2)種子處理 ①抗菌劑浸種:10%401抗菌劑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劑2000倍液浸種2~3天后直接催芽;②溫湯浸種:52~55℃溫水浸種30分鐘,滅菌效果較好。③藥劑浸種: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52 0173 3840倍液或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3天,每天翻動2~3次。
(3)清除菌源,及時拔除病株,減少再侵染。
(4)處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為催芽時覆蓋物和捆秧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京亞》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