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南瓜病蟲害有10多種,常見的有"二病三蟲,即細菌性緣枯病,白粉病,小地老虎,蚜蟲和紅葉螨,要十分注意防治。
??? 1、細菌性緣枯病。該病病原為邊緣假單胞菌邊緣假單胞致病型,除侵染南瓜外,還可侵染黃瓜。南瓜的葉、葉柄、莖、卷須和果實均可受害,初在水孔附近產生水浸狀小斑點,后擴大為淡褐色不規則形斑,周圍有暈圈。嚴重的產生大型水浸狀病斑,由葉緣向葉中間擴展呈楔型,葉柄、莖等上病斑亦呈水浸狀,褐色。果實染病先在果柄上形成水浸狀病斑,后變褐色,果實黃化凋萎,脫水后成木乃伊狀。濕度大時病部溢出菌膿。該病的發生主要受降雨引起的濕度變化及葉面結露影響。當濕度上升到70%以上或飽和達6-8小時即可發病,結露時間越長發病越重。
??? 防治方法: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晾干后催芽播種,還可以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2小時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選無病土育苗,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葉,在發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可選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也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1:2:300-400波爾多液噴霧。
??? 2、白粉病。病原為子囊菌亞門,瓜白粉菌和瓜單囊殼。6月上旬開始發生,該病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落在寄主葉片上,分生孢子先端產生芽管和吸器從葉片表皮侵入,菌絲體附著在葉表面,從萌發到侵入需24小時,5天后在侵染處形成白色菌絲叢狀病斑,經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決于濕度和寄主的長勢,一般濕度大有利于其流行。
???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2 0173 3840倍液或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技術要點:早預防、午前防、噴周到和大水量。保護地可采取煙霧法,硫磺粉熏煙或45%百菌清煙劑熏。
??? 3、小地老虎。鱗翅目夜蛾科,別名土蠶、地蠶、黑土蠶。幼蟲將南瓜幼苗近地面的莖部咬斷,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嚴重時甚至毀種。小地老虎以老熟幼蟲、蛹及成蟲越冬,卵產在5厘米以下雜草上,尤其在貼近地面的葉背或嫩莖上。卵散產或成堆產。幼蟲共6齡,3齡前在地面雜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3齡后分散危害,白晝潛伏在表土中,夜間出來危害。動作敏捷,性殘暴,能自相殘殺。1代幼蟲危害期在4月上旬至下旬。定苗前每平方米有幼蟲0.5-1頭,定苗后每平方米有幼蟲0.1-0.3頭即應防治。
??? 防治方法:早春清除田內外雜草,防止地老虎成蟲產卵是關鍵的一環。如發現1-2齡幼蟲,應噴藥除草。定植前,小地老虎僅以田中雜草為食,可選擇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兒菜等雜草堆放誘集幼蟲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藥劑毒殺。小地老虎1-3齡幼蟲抗藥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噴灑40.7%毒死蜱乳油,每畝90-120克對水50-60千克,或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
??? 4、瓜蚜和紅葉螨。瓜蚜以成、若蟲在葉背和嫩莖上吸食汁液。葉片受害后卷縮,老葉受害,提前枯落,縮短結瓜期造成減產。瓜蚜年發生20-30代,以卵在越冬寄主或以成蚜在溫室內蔬菜上越冬或繼續繁殖。5月份產生有翅蚜遷入瓜地。6月份蟲口密度*大,為害*重。紅葉螨又名紅蜘蛛,5月上、中旬遷入南瓜田,先點片發生而后擴散全田。高溫低濕的6-7月危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發生。但溫度30℃以上和相對濕度超過70%時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
??? 防治方法:防治蚜蟲,畝用10%蚜虱凈20克對水40千克噴霧;防治紅葉螨可用掃螨凈或克螨特。蚜蟲和紅葉螨并發田地可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噴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果樹冬灌不可少》
下一篇《陽光消毒防草莓重茬病》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