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蘆筍是高效經濟作物之一,一次種植可采收10年以上。每畝年采筍量一般達2300公斤,畝產值達萬元,種植效益比較明顯。廣東陽春地區種植面積較大,其高產栽培與管理關鍵要抓好如下幾個方面:
??? 一、培育壯苗
??? 要奪取蘆筍高產,除選擇優良品種外,還必須建立苗圃地進行育苗,*適建圃期為6月份,育苗時間約3個月。起畦點播,株行距為16.5厘米×16.5厘米。移植苗以具10-20條根的中苗*適宜。
??? 二、整地移植
??? 蘆筍喜生長于潮濕沙壤土,移植前要多次犁翻松土并把土壤中的雜質清除干凈,充分曬白后(時間約1-2個月)畝施腐熟農家糞肥4000-5000公斤或100-152 0173 3840公斤餅肥,加152 0173 384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糞肥撒施后再翻犁,餅肥則要加水腐熟8-10天再混合過磷酸鈣和氯化鉀,施于深度30-40厘米的溝中覆土后植苗。
??? 三、合理密植
??? *適植苗期為秋季8-9月,種后翌年3-4月份采筍,時間短、成活率高。植苗的株行距為25厘米×160厘米。種植時把根理順分成兩半,固定在定植溝穴里,鱗芽朝向畦中線,然后覆土5-6厘米,壓實淋足定根水。
??? 四、加強肥水管理
??? 1、苗期:植苗后如果采用溝灌的可隔20-25天灌水一次,同時要開通排水溝,做到雨停地面干。植后20天施**次肥,畝用復合肥5公斤兌水1000公斤穴施或開溝施。植后40-60天,每隔25-30天施肥一次,畝施復合肥25-50公斤或尿素10-20公斤加氯化鉀6-12.5公斤。植后4個月至采筍前,每25天左右施肥一次,畝用尿素20公斤、氯化鉀12.5公斤溝施。施肥后要灌水。
??? 2、采收期:采收期間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每次畝施尿素20公斤、氯化鉀12.5公斤。同時要注意開通四邊溝和田中溝,雨天排干水,晴天要灌水。
??? 五、定母莖
??? 植后約5-6個月,幼苗抽生*后一批莖株,其莖粗達0.8-1厘米時即可選定母莖,一般每蔸選留2-3條老熟無病蟲害的健壯母莖,然后把多余的、細小或過粗的莖株拔掉。定母莖前每畝溝施尿素30公斤、氯化鉀15公斤。選定母莖后要即時整畦進行大培土,培成30-40厘米高的廂畦。
??? 六、防治病蟲害
??? 蘆筍常見的病害有莖枯病、炭疽病。防治莖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幼苗、成苗期每10-15天噴一次,母莖選留期每5-7天噴一次;防治炭疽病可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但采筍前7天嚴禁噴藥。常見害蟲有地老虎和青蟲。青蟲1-2齡時可用安綠寶1000倍液噴殺,青蟲大齡幼蟲及地老虎可采用人工捕殺。
??? 七、換苗
??? 收筍3-4個月后原苗開始老化,此時應把苗全部拔掉,只留根筍,然后開壟施肥攻筍出苗,一般每年換苗兩次。
??? 采收白蘆筍于每天黎明時巡視田間,發現土面有裂痕,即有幼莖伸上出土的標志。先在裂痕處用手扒開表土,確定幼莖的位置后,插入特制的掘筍刀,在接近地下莖處割斷,使幼莖長度在18厘米以上。割取時不可損傷地下莖。收割后的空洞應立即用土填平。采收后期,天氣較熱,幼莖伸長速度快,必須每天早晨和傍晚各采一次。采割的嫩莖應立即裝入盛器,防止照光著色。
??? 采收持續日期和產量,依植株年齡、氣候、土質、施肥管理等具體條件而有所不同。綠蘆筍在定植后第二年開始采收少量嫩莖。于幼莖高21-24厘米時齊土面割下。每次采收不論白蘆筍或綠蘆筍都必須將所有嫩莖割取,否則會消耗地下部貯藏養分,影響產量。一般定植后第6年到12年為旺產期。13年以后植株趨向衰老,產量逐漸減少。植株的經濟年限為15年左右,如栽培管理良好,可延長到20年左右。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五味子的病害的防治》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