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隨著食用菌種植規模的擴大,雞腿菇病害也呈連年上升的趨勢,現將其為害癥狀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 1、雞爪菌即叉狀炭角菌:是一種病原真菌,主要發生在雞腿菇的子實體生長階段,其子實體酷似雞爪,俗稱為“雞爪菌”。雞腿菇菌絲生長時,受土壤中霉菌菌絲侵擾,二者結合扭結發生變態,長成雞爪菇。發生時呈暗褐色、尖細、基部相連,其菌絲與雞腿菇爭奪養分并抑制雞腿菇菌絲生長,造成雞腿菇嚴重減產,甚至絕產。雞爪菌多在春末夏初及二潮菇后大量發生,陰暗、溫度高、濕度大、通風不良、菌床水分多時易誘發此病。無公害防治:一是使用優質的純菌種。二是培養料中加入0.1%~0.2%的50%多菌靈等,抑制雜菌生長。三是堆積發酵要徹底,選用覆土要慎重,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四是在氣溫偏高的季節栽培時,*好不脫袋覆土出菇,避免相互傳染。五是管理上注意降溫、降濕、加大通風、避免菇棚內積水。六是一旦發現雞爪菌要及時挖除,防止孢子成熟和擴散,并對染病處用無公害的藥物處理。
??? 2、腐爛病:由細菌引起,為害較重。染病子實體初為褐色,后菌蓋變黑腐爛。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時易誘發此病,夏季反季節栽培時發病率高。無公害防治:投料前用石灰水、燒堿等對菇棚進行消毒。空氣濕度及覆土含水量要稍低。發病初期可用農用鏈霉素(100~200毫克/100毫升)防治。及時拔除病菇,以防傳染。
??? 3、褐斑病:染病初期,子實體菌柄和菌蓋上出現褐色斑塊,逐漸擴大,*終使整個菇體變褐。覆土層和環境的濕度過大及出菇期間噴水不當易誘發此病,夏季反季節栽培時易發生。無公害防治:出菇期覆土含水量不宜過高,以土壤不粘手、表層土露白為宜。出菇期盡量避免向幼菇上噴水,環境濕度大時,應加強通風降濕。
??? 4、褐色鱗片菇:表現為菌蓋表面鱗片多,并呈褐色,是一種生理病害。主要是光照過強、濕度偏低引起。無公害防治:出菇期間應做好遮光管理,使其處在弱光下生長,避免強光照,相對濕度在80%~85%,若低于70%時要及時向墻壁和地面噴水。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洋蔥的黃皮品種》
下一篇《旱作大豆高產綜合技術》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