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一、癥狀。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初在葉片背面的葉脈間產生一塊塊薄的白色霜狀霉叢,不久在葉正面開始褪綠,出現淡黃色的斑塊。葉背面的白色霉叢逐漸長滿整個葉片,產出白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當病情繼續發展時,病斑密布,白粉迅速增加,終致全葉發黃,容易脫落,嚴重時全株葉片落光,僅殘留頂部嫩葉,果實不能正常膨大,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
??? 二、病原。病原是子囊菌亞門的韃靼內絲白粉菌。無性階段稱辣椒擬粉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內外兼生,分生孢子梗散生,由氣孔伸出。
??? 三、發病規律和傳播途徑。以閉囊殼隨病葉在地表越冬。分生孢子在15-25℃條件下經過3個月仍具很高的萌發性。孢子萌發從寄主葉背氣孔侵入。在田間,主要靠氣流傳播蔓延。分生孢子形成和萌發適溫15-30℃,侵入和發病適溫15-18℃,一般25-28℃和稍干燥條件下該病流行,分生孢子萌發一定要有水滴存在。
??? 四、綜合防治技術。辣椒白粉病比較難防治,該病病菌在營養生長階段菌絲都藏在葉片里面,等到產生繁殖體的時候,才伸出葉面,為內寄生菌。往往難以在早期發現,而一旦發現,再用藥防治就困難了。因此,防治中一定要突出一個"早"字,提早預防。
??? 1、溫棚熏蒸消毒。對育苗溫室、定植溫棚需提前7天按10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鋸末0.5公斤的量,分幾處點燃熏蒸密閉一晝夜。
??? 2、及早清潔田園。田間發現病株及病葉應及早清除,集中深埋或燒毀,收獲后及時清除植株殘體,以斷絕循環侵染途徑。
??? 3、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0.1-0.1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15-20分鐘。
??? 4、苗床消毒與培育壯苗。選3年沒種過辣椒的壤土作床土,并按每平方米床土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8-10克處理,苗床期注意通風,培育無病壯苗。
??? 5、實行輪作。與其他蔬菜實行1-2年輪作,并深耕曬垡,促進病菌死亡。
??? 6、測土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 7、合理密植,加強管理。栽培密度為每畝3600-4000株,單株定植。采用高壟栽培,栽苗于壟兩側,適量灌水,勤通風,保持空氣相對濕度60%左右,盡量避免忽干忽濕。
??? 8、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本著預防為主,能早治不晚治,能與其他病蟲害一起治而不單獨治的原則,選擇適當農藥適時進行防治。*好在辣椒掛果時,噴施保護劑農藥,如50%硫懸乳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次。田間出現病葉,這時候就必須使用內吸性殺菌劑,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粉銹寧(三唑酮)1000倍液、40%百菌清(達科寧)懸乳劑800-1000倍液,還有2%武夷菌素水劑152 0173 3840倍液、40%多硫懸乳劑400-5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2000-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此外每畝還可用45%百菌清煙劑250克、50%百菌清粉劑1公斤進行熏蒸,每隔7-10天熏1次,連續2-3次。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