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我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病。近年來,由于品種抗性、施肥水平、氣候條件等因素,致使局部地區發生較重,嚴重田塊幾乎顆粒無收。早稻發生較輕,晚稻發生較重。
??? 一、癥狀識別
??? 稻瘟病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會發生,根據受害時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頸瘟對產量影響*大。
??? 苗瘟由種子帶菌引起,發生在三葉期前。起初,芽和芽鞘上出現水漬狀斑點,后來病苗基部變黑褐色、上部呈黃褐色或淡紅褐色而后枯死。潮濕時,病部可以長出灰綠色霉層。旱地育秧和半旱秧田,尤其用塑料薄膜育秧時發生較多。
??? 葉瘟發生在秧苗和成株的葉片上。一般在分蘗盛期盛發,嚴重發生時,遠望發病田塊如火燒似的,植株矮縮形成“塌塘”。病斑有四種類型:
??? 1、急性型:病斑呈暗綠色,兩端尖,橢圓型,正反面密生灰綠色霉層。在氣候潮濕,陰雨綿綿,氮肥過多,植株生長嫩綠、披葉,品種感病性強的條件下易發生。急性型病斑的出現表明品種抗病力低、氣候條件適宜,是稻瘟病流行的預兆,必須立即用藥防治。
??? 2、慢性型:急性型病斑在天氣干燥或經藥劑防治后可轉為慢性型。這種病斑*常見,一般呈梭形,兩端尖,中央是灰白色的崩壞部,邊緣一圈是褐色的壞死部,外圍一圈是黃色的中毒部;褐色壞死線貫穿病斑并向兩端延伸,這是稻瘟病的一個重要特征。天氣潮濕時,病斑背面也會產生灰綠色霉層。
??? 3、褐點型:病斑呈褐色小點,局限于葉脈間。多發生在抗病品種或稻株中下部老葉上。
??? 4、白點型:此種病斑較少見,多在感病品種嫩葉上出現近圓形的白色小點,在氣候適宜時,白點型會轉為急性型病斑。
??? 節瘟一般發生在劍葉**、二節上,節上初生黑褐色小斑點,以后環狀擴大至整個節部。潮濕時,節上產生一層灰綠色霉層,后期病節干縮凹陷,造成莖桿節部彎曲或易折斷。
??? 穗頸瘟發生于穗頸、穗軸、枝梗上。病斑初期呈水漬狀淺褐色小點,逐漸圍繞穗頸、穗軸、枝梗擴展和向上下發展,后顏色變深呈褐色或默綠色,造成癟谷甚至白穗。
??? 谷粒瘟發生在谷殼和護穎上。發病早的病斑呈橢圓型,中部灰白色,以后整個谷粒變成暗灰色的秕谷。發病遲的形成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斑點。
??? 二、發生特點
??? 稻瘟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草和病谷是次年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此外,未腐熟的欄肥及散落在地上的帶病稻草和稻谷,也是初次侵染的菌源。
??? 稻瘟病的發生和發展受品種、肥水管理和氣候等條件的制約,其中品種的抗病性強弱是內因,肥水管理好壞是影響水稻抗病力的主要因素,氣候是影響病害發生流行的必要條件。造成年度間發病輕重不一的主要因子是氣候條件;造成田塊間發病輕重不一的主要因子是栽培管理措施的品種的抗病性。
??? 1、氣候:當溫度在20—30攝氏度,相對濕度在90%以上,有利稻瘟病的發生。在晚稻孕穗、抽穗階段,如遇低溫、陰雨或露水多時,水稻抗性減弱,易造成穗頸瘟的流行。
??? 2、肥水管理:施用氮肥過多,特別是使用過遲,會誘發穗頸瘟嚴重發生。長期水淹或冷水串灌、漫灌,妨礙稻株根系生長,降低稻株的抗病力。
??? 3、品種的抗病性:水稻對稻瘟病的抗性因品種不同而異。一般秈稻比粳糯稻抗病。同一品種,在不同的生育階段抗性也不同。一般在4葉期、分蘗期、孕穗末到始穗時*易感病。
??? 三、防治方法
??? 稻瘟病的防治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應以選用高產抗病良種為基礎,消滅病源為前提,提高栽培技術增強水稻抗病力為主,根據天氣、苗情、病情進行重點施藥防治。
??? 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目前我市主栽的早、晚稻品種還沒有顯著的抗稻瘟病品種。在稻瘟病老病區有待進一步篩選抗病品種。
??? 2、消滅菌源:帶病稻草要及時進行處理,不能直接回田或在秧田附近堆放。不用帶病稻草搭棚、催芽、扎秧,以免將病菌帶入稻田。
??? 種子消毒方法:用25%保鮮克乳油3000倍液(即2毫升一支兌水6公斤,可浸種3公斤)浸種,常規稻浸48小時,雜交稻間隙浸種8—10小時。保鮮克浸種后可撈出直接催芽。
??? 3、提高栽培技術:做到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同時科學用水,防止深水漫灌。
??? 4、藥劑防治:防治苗瘟和葉瘟要掌握在發病初期,特別是急性型病斑出現時,應立即噴藥防治,發病中心要連續用藥幾次。防治穗瘟,應在破口前2—3天用藥一次,隔7—10天根據天氣情況再用藥一次。
??? 藥劑可選用40%富士1號乳油75—100毫升/畝、或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克/畝。畝用水量50—75公斤,細噴霧。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小豆高產的管理辦法》
下一篇《甘薯的莖葉飼料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