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敗血病(septicemia)
桑蠶細菌病之一,由多種病原細菌侵入蠶的血液而引起。中國蠶區*常見的有黑胸敗血病、靈菌敗血病和青頭敗血病。除卵期外,本病在幼蟲、蛹、蛾3個發育階段均可發生,夏秋蠶期較為普遍,但多為零星發生,很少暴發成災。
黑胸敗血菌、靈菌和青頭敗血菌是本病的主要病原細菌。綠膿桿菌以及鏈球菌、葡萄球菌等也能引起敗血病。創傷傳染是敗血病的**傳染是敗血病的**傳染途徑。高溫下濕葉貯藏、桑葉發酵與腐敗以及蠶沙潮濕等,成為敗血病發生的重要傳染源。
病癥:①幼蟲期病癥:**停止食桑,運動呆滯,體軀挺直,繼而胸部漸見膨大,胸腳伸直,腹腳后傾,腹部各環節收縮而中央部稍見隆起。排軟糞或念珠狀糞,瀕死前往往吐出污液和排出黑褐色污液,*后側倒死亡。②蛹、蛾期病癥:常見的敗血蛹有兩種。一種是急性敗血蛹。另一種是慢性敗血蛹。
診斷與防治:可根據特征性癥狀進行診斷。還可察看血液病變,取瀕死前病蠶血液,如混濁而且呈褐、紅等異色,在顯微鏡下有大量長桿菌或短桿菌存在時,即可確診。防治方發:
1.著重做好飼養過程中的衛生管理,盡量降低養蠶環境中病原細菌的污染濃度。可定期使用防病一號消毒蠶體蠶座,定期用漂白粉液消毒貯桑室。養蠶和貯桑用水要清潔,貯桑不能堆積過厚,貯桑時間不宜過久,忌飼發酵桑與腐敗桑。要及時清除蠶座中的病死蠶,清除蔟中死蠶及死籠繭、死蛹,減少2次傳染。
2.適當疏飼。拾熟蠶與上蔟時避免熟蠶過多堆積,減少蠶群互相抓傷的機會。養蠶、采蠶、采種操作要細心,避免人為造成蠶體、蛹體及蛾體創傷。種繭育適當延期削繭與鑒別雌雄,盡量縮短蛹體裸露時間以減少與病原細菌接觸傳染的機會。
3.氯霉素對黑胸敗血病、青頭敗血病都有很好的預防與治療效果,并能在蠶體內維持抑菌作用30小時左右,而以14小時為治愈的臨界時間。在正常養蠶情況下,可于4齡起蠶、4齡第3日、5齡起蠶、5齡**流日和熟蠶前各添食500ppm的氯霉素液,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在發病較多的情況下,用500-1,000ppm的氯霉素液每隔8小時添食一次,連續2-3次,可基本制止蔓延。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夏種香菜技巧》
下一篇《果樹全年四次施肥方法》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